輾轉流浪200餘年 法亨利四世頭顱鑑定為真

開創法國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的亨利四世(Henri IV,1589~1610),一顆據傳是他本人的頭顱,經過200多年的輾轉流浪,數度轉手後,法國法醫學界15日公布鑑定結果:「確認這是亨利四世本人」無誤。 亨利四世於1610年遭到天主教徒殺害後,遺體和其他法國歷代國王被安葬在巴黎近郊的聖德尼大教堂(Basilique de Saint-Denis),到了近代法國大革命時期,亨利四世的遺體在1793年遭到反王室革命份子開棺偷盜,再將王室墓地改成平民用的墓地。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顆頭顱到底是誰的遺體,變成眾說紛紜。 亨利四世的頭顱經過防腐處理後,在19世紀由一名德國貴族收藏,20世紀初期,在巴黎競標後,頭顱轉到其他人手上,此後數度轉手,始終無人相信這就是亨利四世的頭顱。 這次鑑定活動是由目前持有這顆頭顱的84歲男性,請求巴黎法醫學界鑑定,這位男性已收藏這顆頭顱達50多年。 根據報導,亨馬利四世的頭顱至今仍殘留稀疏的頭髮及鬍髭,右耳還有當時法國國王穿耳洞所留下的痕跡,以及遭人暗殺未遂後,於上唇骨頭部份所留下的痕跡。法醫學者就是依據這些特徵,證明這顆頭顱就是亨利四世本人無誤。 亨利四世在當年的宗教戰爭時代,身為新教徒領袖,賦予人民信教自由,並獎勵人民開墾,將那些因戰爭而荒蕪的土地,變為良田,創造一番盛世,也因此在亨利四世死後至今已400年,仍然是法國人民最推崇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