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大步向前」 賴政府責無旁貸

台灣永社、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立委張雅琳以及約30個民團於今(5/16)至立法院中興大樓舉辦「賴政府將上任 轉型正義應大步向前」記者會,並以「盡速完成轉型正義法制化」、「業務資訊公開」、「活化促轉基金使用」、「落實不須修法即可進行的業務」等訴求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準總統賴清德做出具體承諾。
台灣永社副主任黃慧瑜認為,執政黨現作為國會少數黨,院版草案推動不易,有賴社會溝通才能匯聚多方能量。而資訊的全面公開,才是凝聚共識、促進討論的基礎。然而,黃慧瑜舉加害者處置法案為例,現在從轉型正義會報連結至法務部的網站,只能看到法務部之前開了30次的會,但會議內容、實際進度均無從得知。「法務部遲遲未能完成草案,至少也要做到法案研議會議的資訊公開,更負責地說明推動進度與遇到的困難。」
立委張雅琳提到,隨著威權時代的遠離,我們即將進入沒有見證者的時代,這也讓轉型正義的推動刻不容緩。張雅琳也承諾,將會繼續監督無待修法即可進行的促轉業務,例如促轉會解編後各機關的推動進度,應該盡快公開。法制化部分,則有賴公私部門持續協力一同聯繫,逐步向前推進。
碰巧的是,記者會場外適逢國民黨立委開記者會以「白色恐怖」、「鄭南榕」、「百分百的言論自由」譴責NCC箝制新聞自由。就此,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認為,國民黨如果重視威權時代的國家不義,現在也應當積極看待轉型正義議題。不過話鋒一轉,陳俐甫也批評民進黨現在掌有行政權及近過半的立委,卻喪失過去的黨外初心,推動轉型正義卻比當初僅有2、30席時更無效率。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林志鴻也呼應道「民進黨過去8年對轉型正義不斷自我設限,十分保守,令人遺憾。」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理事長蔡喻安則呼籲,轉型正義法制化不論在野或執政黨都應該正視,盡力協商。例如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賴政府應當遵循行政院提出的中長程規劃,盡速啟動法制準備工程。此外關於無待修法即可進行的項目,例如不義遺址、威權象徵的民間通報機制,蔡喻安也呼籲賴政府上任後應即刻實施。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莊豐嘉也認為,轉型正義未被蔡政府當作優先事項,希望賴政府能勇於承擔,特別是不待修法即可進行的業務。
除了對新政府的期待外,民團代表也紛紛呼籲重視政治受難者的處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黃哲彥提到,現今政治檔案仍無法以團體作為受難者申請開放應用,這對包含長老教會在內受壓迫的團體造成許多回復歷史記憶的不便。台灣人權促進會王曦、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曾建元也呼籲新政府應當更關注受難者,包含衛福部的心理創傷輔導機制成效、政治受難者的生活照顧法制,都還有持續進步的空間。
針對轉型正義教育議題,台灣教師聯盟潘威佑認為,整個轉型正義的推動就是大型的公民教育,如何在公眾心中種下轉型正義的種子,反思不公不義,以建立正確理解,對民主台灣而言十分重要。台灣社李川信也提到,現在仍然常聽到關於轉型正義、自由民主的教育在校園裡受阻的事例,轉型正義教育應當被重視。另外關於兩蔣紀念象徵的處置,潘威佑與李川信也都認為是新政府的重要課題,畢竟威權象徵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於轉型正義教育的最大阻力。
轉型正義作為民主鞏固的永續工程,需要朝野一同積極看待。蔡政府過去雖為轉型正義的全面推動作出了開場與諸多承諾,但對關心轉型正義的民團而言,顯然還有許多未竟之功。賴政府做為少數政府,如何與在野黨協商溝通,持續推動轉型正義法制化工程及法制外的業務推展,仰仗賴總統的政治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