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長照呵護東勢長輩 阮芳鴛扎根客家庄讓愛循環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阮芳鴛來台20多年,從一個路邊攤賣早餐飯糰的小老闆,搖身一變,成為台中公益組織理事長。她在台中東勢社區開設長照課,照顧社區長輩,也開課傳承客家藍染工藝,推廣客家文化。投入社區,維護推廣台灣客家的人事物,其實是有生命轉折的,當年丈夫嚴重車禍,她才開始接觸公益,所幸先生恢復神速,讓她相當感恩,也因此願意付出一切,回饋社會。

長輩們認真投入,雖然動作肢體不協調,但活力依舊、享受過程。「台中市春天女性成長協會」每周2次的長照課程,吸引東勢附近的長輩前來,而陪伴大家的除了有專業老師帶動,還有協會理事長阮芳鴛。

協會社工張力予說,「這邊的長者都很喜歡她,雖然她不會講客家話,可是我們長者看到她,都會轉換成國語,我們辦的活動,像有跟新住民,跟客家的融合活動,他們也都很樂意參加。」

辦長照呵護東勢長輩 阮芳鴛扎根客家庄讓愛循環
辦長照呵護東勢長輩 阮芳鴛扎根客家庄讓愛循環

協會聚集了一群藍染工藝教師級的夥伴們,正準備染些作品義賣和裝飾,身為理事長阮芳鴛當然也承襲了這項手藝,從布料剪裁、縫紉到綁染,她也已經是教師級工藝師,到處授課傳承這項客家工藝文化。

越南新住民阮芳鴛說,「因為藍染,它本來就是一個傳統工藝,很多時候傳統工藝,慢慢地被年輕人給埋沒了,我覺得,後面我就覺得說,這傳統工藝是一個不錯的,在學校或社區,我們都會去教學。」

阮芳鴛從賣飯糰的老闆,轉身成為女性成長協會協會理事長,這當中的轉折充滿戲劇性。

辦長照呵護東勢長輩 阮芳鴛扎根客家庄讓愛循環
辦長照呵護東勢長輩 阮芳鴛扎根客家庄讓愛循環

越南新住民阮芳鴛說,「我先生出車禍之前,我是沒有社會參與的,我只覺得我每天做生意回家,顧小孩就好了,我沒有其他的想法,因為後面先生出車禍後,才認識更多社工,才開始有社會參與,所以我現在抱的心態,就是服務的心態去做,在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快樂,或者說得到很多別人的回饋。」

阮芳鴛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擔任起志工,同時也開啟精進自我的道路,109年(2020年)正式承擔起「台中市春天女性成長協會」理事長,當年的點滴恩惠,她決定湧泉以報。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旺夫運「三大星座」!NO.1跌破眼鏡竟是她
影/精品員工公審VIP 前櫃姊傻眼:三觀被震碎
收到蘋果客服來信?網揭詐騙「這1鍵」千萬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