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了!蘇貞昌證實將總辭 以利總統佈新局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隨著今天立法院總預算通過,行政院長蘇昌貞已經向總統蔡英文請辭,他在臉書發文證實這個消息,請總統盡速指派新的閣揆,他會率全體閣員請辭,以利總統佈展新局,不過由於就要進入春節假期,蘇內閣可能留守到過年後,再與新閣揆交接。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隨著今天立法院總預算通過,行政院長蘇昌貞已經向總統蔡英文請辭,他在臉書發文證實這個消息,請總統盡速指派新的閣揆,他會率全體閣員請辭,以利總統佈展新局,不過由於就要進入春節假期,蘇內閣可能留守到過年後,再與新閣揆交接。
芬蘭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凱爾納今(8)日拜會蔡英文總統表示,芬蘭很快會加入北約,美國也已明確表達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並從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更強調「台灣有權利來決定自己的未來」,蔡英文則表示,「期待臺灣和芬蘭能進一步深化交流、分享經驗,一起強化民主的韌性,為雙方的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對此,旅美學者林環牆今日就表示「蔡英文敢詐騙博士學位也敢厚顏談民主的韌性」,引發討論。
[Newtalk新聞] 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和震後的暴風雪,也沒耽誤土耳其人和敘利亞庫德族武裝打仗。就在土耳其遭遇大地震後的第二天,當地時間 7 日,土耳其國防部宣佈,對敘利亞西北部地區的庫德工人黨武裝發動了軍事打擊,理由則是「報復庫德族」,因為他們在地震當天,使用火箭彈襲擊了土敘邊境的多個哨所。 當地時間 7 日,土耳其再次發生 5.2 級地震。儘管土耳其已經有數千人因這場地震死亡,但對土耳其而言,這場噩夢還沒那麼快結束。 土耳其總統埃爾段宣佈,土耳其地震影響了總人口約 13 萬人的省份。抗震救災成為土耳其的重要任務,但對安卡拉而言,應對災難似乎不是頭等大事,天災並不能阻攔戰爭的持續。 當地時間7日,土耳其國防部發表聲明,就在當天,土耳其又對敘利亞西北部的庫德武裝發起了軍事打擊。土耳其方面指責稱,庫爾德武裝趁人之危,利用一場毀滅性的地震襲擊了敘北一處土方邊境哨所。 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庫德族哨所發動導彈攻擊。 圖 : 翻攝自第一軍情 除非有美俄的強力幹預,土耳其一向是抓住一切機會打擊庫德族武裝。如果庫德族人挑釁在先,土耳其人更是絕不會手軟。 事實上,土耳其還沒有放棄在敘利亞建立安全區的計劃
多位年輕國民黨議員表態角逐2024立委選舉,世代交替問題浮上檯面。資深媒體人黃光芹臉書8日批評:「已知有國民黨8名議員,才剛當選、就職,就要落跑去選立委,而且大言不慚,自認為落跑有理…毫不遮掩的肉慾橫流!」
[Newtalk新聞] 俄烏戰爭已持續了接近一年,雖然軍事上進展不大,但國際情勢卻大有變化,北約又在借道波蘭,大規模向烏克蘭提供重型坦克;而俄羅斯則有傳將在戰爭一週年當天,再發動大規模進攻。在局勢日漸升級的情況下,普丁盟友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竟喊話,認為俄國接下來應攻打波蘭,切斷北約對烏克蘭的供給線。 據美國《野獸日報》報導,車臣自治共和國領導人卡德羅夫於 Telegram 發文表示 :「我個人有這樣的意圖(侵略波蘭),我一再表示,反對撒旦教的鬥爭應該在整個歐洲繼續進行,首先是在波蘭領土上」。 卡德羅夫認為,波蘭在消耗其自身國力的代價下,仍全力支援烏克蘭,甚至成為軍援烏克蘭的主要中轉站。因此,俄羅斯也應該向波蘭實行「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 雖然卡德羅夫並不具備決策權,但並不排除其他有實際決策權之士持相同的立場,因此波蘭於翌日即舉行防空軍事演習。波蘭國防部長布拉查克(Mariusz Blaszczak)將軍演的目的直指俄羅斯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東部邊境有一場戰爭,而這些演習便是為了威懾侵略者」。 有專家分析,雖然北約擴大軍援,波蘭作為武器中轉站更是戰爭勝負的關
臺灣調查網記者徐以琳/綜合報導 近日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了港人對兩岸政治人物的民望調查,結果發現,香港市民目前最喜歡的是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溫家寶、習近平等人則名列第二至五位,我國前現任總統馬英九和蔡英文位列第八、九,陳水扁名列第十,顯示相比於中國,港人多不甚熟悉或喜歡我國領導人,關係還有深化空間。 從很久以前開始,港、中、台三地間就存在著十分微妙的關係,...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7日證實,農曆年前她就已當面向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請辭,過完年就沒有進去市黨部;她也推薦由現任北市議會議長戴錫欽兼任主委,但戴錫欽婉拒,強調以議會優先,希望黃呂能留任。
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日前在大安區掛「國民黨、蔣萬安,還我大安區立委」布條,遭國民黨議員楊植斗酸「想選立委想得要命」,簡舒培對此痛罵國民黨,更酸楊植斗師父、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跑去桃園服務就不該再回大安區。楊植斗昨(6)日則質疑簡舒培選區跳來跳去,「對得起土城丶樹林丶三峽丶鶯歌的人們?」並認為由此可知簡舒培的說法多荒謬。
[Newtalk新聞] 日前美軍派遣一架 F-22 戰機掛載響尾蛇飛彈(AIM-9X)將中國間諜氣球擊落,目前已打撈起部分殘骸,並將送往聯邦調查局(FBI)實驗室檢驗。隨著原先漂浮於平流層的氣球如今已被粉碎,本該平息的輿論熱議,卻因「美軍究竟用了幾枚飛彈」等問題重新掀起關注。而據美媒披露的行動實際音訊,當時 F-22 戰機確實只發射了一枚飛彈,即擊落目標。 美軍於美東時間 4 日下午派出 2 架 F-22 戰鬥機將間諜氣球擊落,而後該氣球墜落於南卡羅來納州海岸 47 英尺深相對較淺的水域,美官員稱回收工作即刻展開且「並不困難」。 針對該次行動,中國外交部發布聲明批評美方「小題大作」,並指責以武力襲擊該「民用飛艇」,明顯反應過度。中國強調,將維護有關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也會保留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中國軍事自媒體「海陸空武器裝備」則分析,因氣球漂浮速度慢、且未有反擊能力,該行動本來就是難度不大的任務。 而針對美國五角大廈稱 F-22 在 5.8 萬英尺的高空僅發射一枚「響尾蛇」飛彈即成功命中目標,但在社群媒體上流傳的幾段影片顯示,F-22 疑似發射了不只一枚飛彈,只有最後一枚才命中目標。
[Newtalk新聞] 根據《大紀元時報》《秦鵬觀察》今(7)日評論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平誤判了「探測氣球」對美國的影響,美方之所以在中國所謂的氣象氣球上有這麼大的反應,甚至要求美國總統拜登政府要實施報復,與美國 1960 年的氣球事件有關,當年美方使用 U-2 高空偵察機,窺探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研發基地等重要軍用設施,卻謊稱說是「氣象飛機」,慘遭蘇聯打臉。 中國間諜氣球飛入美國境內後,美軍 4 日派出戰機將其擊落,事件持續發酵引起中美關係緊張,多名美國政要要求美國政府實施報復,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甚至提出了 5 種報復方式,包括制裁氣球零件製造商、禁止中國人員在美方頂級設施做研究工作,並要求他國盟果擬定計畫,阻止中國。 《秦鵬觀察》指出,這次中共威脅入侵了美國領空,能夠俯視著美國的核武器發射基地、航空基地,更別提氣象上可能掛著核武、導彈等殺傷性武器,美國人民安全受到威脅。指出現在很多極左派都認識到拜登政府對中共過於軟弱。 而美國對氣球反應激烈的根本原因可追溯到 1960 年,當時美國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設計出 U-2 高空偵察機,飛行高度可以達到 2
北韓最高領袖長金正恩的次女金珠愛已兩度公開亮相,在北韓2月8日建軍節(人民軍成立75週年紀念日)前夕,金正恩7日攜金珠愛訪問人民軍宿舍的畫面,再度引起討論,金正恩夫人李雪主則是跟著參加視察行程後的慶祝宴會。
為因應中國軍事威脅,中科院加速量產各型國產飛彈量產,軍方官員指出,中科院為量產各型飛彈,開出16條生產線,去年飛彈總產量合計逾800枚,是中科院飛彈產能高峰,預估今年將量產超過1000枚各型飛彈。
中國一枚偵察氣球現身美國本土上空引發的外交僵局還在持續,中國嘴上說民用、氣象研究,但背地裡很可能有軍事用途嗎?因為中國的氣象其實是歸軍管。不過類似的浮空氣球,具有成本低、長時間滯空特性,能作為通信中繼使用,而且低空的繫留氣球,也能被拿來防禦低空進犯的巡弋飛彈,或直升機、無人機等航空器,或許是台海防衛,不對稱作戰利器。但台灣要不要發展類似的偵察氣球?專家認為,如果拿氣球來搭配低軌衛星或無人機,高低配的概念,也能大大增加台灣整體防衛韌性。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來台時,造成台海局勢緊張,近期又傳出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有可能在今年春季訪問台灣的消息,各界擔憂兩岸關係恐更加惡化。對此,《TVBS新聞網》日前發起網路投票,想要探知台灣網友對於麥卡錫來台的態度。
中國偵察氣球上週六(2/4)遭美軍擊落,對美中關係的後續效應持續發酵。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週一表示,目前並無計劃將回收的氣球殘骸交還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被問及是否會要求美方歸還殘骸時,則回答:「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新華社的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且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的現代化路徑。 習近平週二向在對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省級領導和部長在內的所有高級官員發表講話時指出,要將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顯著的位置,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也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 習近平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等於西方化的迷思,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習近平指出,要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週二在另外一個會議上表示,要繼續鞏固和拓展經濟運行回升態勢。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在去年底回穩、今年初回升。
[NOWnews今日新聞]2024各政黨積極備戰,國民黨近來更掀起世代交替浪潮,包括北市議員徐巧芯、徐弘庭及張斯綱等人,皆紛紛對外表態有意參加立委初選。對此,立法院國民黨團曾銘宗今(8)日受訪表示,政...
中國一顆情蒐用的氣球近日飄進美國領空,引發外交風波,美軍本月4日在大西洋上空將氣球擊落。美國國防部7日公布打撈氣球殘骸的畫面,並表示氣球被擊落後,中國拒絕美方提出進行防長通話的要求,加劇外界對美中關係
[Newtalk新聞] 中國對外關係日趨強硬,更頻頻於台海都擺出高調的軍事威嚇。因此外界傳出中國在兩年內侵台的時間表,但有美國國防部官員日前卻表示該時間表根本不存在。 綜《防務新聞》與《新聞週刊》報導,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林·卡爾(Colin Kahl)在受訪時表示,他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中國將在數年內入侵台灣,他肯定中國的確正在不斷加強實力,但不認為習近平相信解放軍在短期內有足夠的能力發動入侵,「我認為(侵台時間表)誠實的答案是,沒有人知道,包括習近平在內。因為我不認為他已經做了決定」。 卡爾於去年 11 月出席「布魯金斯學會」智庫的活動期間,亦表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方針是反制美國於第一島鏈的軍事能力,而非侵台的兩棲作戰能力。 但卡爾的立場在美國似乎並不是共識,於今年 1 月時有外媒獲得了美國空軍機動司令部現任司令邁克爾-米尼漢(Michael Minihan)上將發出的備忘錄,其中他認為中國將會在 2025 年藉著美國因大選時分心,而入侵台灣。 據報導分析,雖然美國國內對於中國會否短期內侵台的立場並不一致,但兩派的結論卻巧合的相同。一方認為為了準備中國與美國的「終局之
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以小搏大,屢創勝果!面對共軍軍事威脅不斷升溫,國造騰雲二代大型無人機也在去年完成研發測評,空軍官兵已在接受教育訓練,預計3月進行作戰測評,4月到5月間將有測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