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物產館荒廢挨轟 屏縣府拚招商

屏東縣議會11日開議,縣議員何春美、陳揚、梁育慈都質疑「屏東縣農業物產館」淪為蚊子館。(謝佳潾攝)
屏東縣議會11日開議,縣議員何春美、陳揚、梁育慈都質疑「屏東縣農業物產館」淪為蚊子館。(謝佳潾攝)

斥資2億餘元打造的「屏東縣農業物產館」,在業者毀約退場後8個月來,歷經5次招標、流標,目前正借給國軍作為教召使用,屏東縣議員11日在議會質詢上批縣府浪費公帑蓋蚊子館,縣府則回應,正努力招商中。

「屏縣府對得起農民嗎?」屏東縣議員何春美質詢指出,作為唯一產業平台的屏東農業物產館,在業者退場後,縣府沒有積極活化,前幾天還讓國軍進駐,實在很不得體,縣府常去國外行銷農特產,卻把物產館冷冰冰地擱置在那,這樣對嗎?

何春美說,物產館每年最盛大的活動就是熱博,但為了一年一次的熱博而花大錢蓋物產館,根本浪費公帑。縣議員陳揚也痛斥,物產館在開幕時信誓旦旦稱要成為農業相關包裝二級加工廠,並從事青農相關推廣事宜,但至今卻淪為蚊子館,且問題存在許久、毫無改進,縣府甚至對業者「兩手一攤」的行為沒轍。

縣議員梁育慈更質疑,農業處在業者退場後,2個月內連續招標5次、也流標5次,根本是無效招商,原因就是農業處做法不夠積極、想法太過侷限,難道只能透過招商賣東西才能經營?為何不跨局處合作,將物產館多元化發展?

對此,屏縣府農業處長鄭永裕說,物產館在前年9月開幕時,業者與縣府是簽9年合約,但營運不到1年就提出撤場,去年10月正式點交,今年5月正式解除契約,縣府依合約開罰30萬元,並送公共工程委員會,同時也在4、5月上網招標,期間有業者表達意願,但最後因某些因素打退堂鼓。

鄭永裕強調,目前正在檢討招商條件,未來若真無法順利招商,農業處會集合相關農業組織,讓物產館成為周末展售平台,但物產館一旦開張就有基本支出,如每月基本電費15萬元起跳,所以還是需要營運團隊。

鄭永裕進一步表示,目前周邊的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正施工中,廠商會考量在營運上有侷限,所以相信撐過這2年,就會有不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