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搶收濕穀 怨收購價低

記者翁聖權/東山報導
最近梅雨鋒面徘徊,氣候不穩定,間歇性大雨常造成稻作倒伏,農民為避免損失爭相搶收一期稻作,卻因稻穀乾燥中心烘乾量有限,導致農民繳交濕穀大排長龍,且糧商收購價格偏低,農民頗有怨言。
柳營區陳姓農民指出,今年一期稻作不論質量均佳,原以為稻穀收割可以賣到好價錢,但糧商收購價格每百斤僅九百五十元,比起前年每百斤一千一百五十元相差甚多。今年肥料與農藥都漲價,自己的田種稻,一分地本錢也要八千元,如果濕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沒到一千元,都算賠老本。
他說,最近天氣很不穩定,時常下起大雨,導致稻作倒伏,稻子倒伏容易穗上發芽,農民怕天雨稻子倒伏,雖然稻子還未完全完熟,但還是有許多人搶收,如此一來稻子斤兩減少品質下降,對契作糧商與農民都是損失。
另一農民抱怨,就算他們願意低價出售濕穀,但稻穀乾燥中心烘乾量不足,為了繳交稻穀,必須排隊領取號碼牌耐心等候。他前天從晚上從六點就開車載運稻穀前來排隊,到了晚上八點還未輪到他,只好隔天早上又來排隊。
農民認為,政府實施對地補貼政策後,市場稻米供應量增加,濕穀收購價格才會如此低迷,盼農委會體恤農民辛苦,設法穩定稻穀收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