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產頻遭中國禁令「每次都要國人吞」?陳吉仲回應了

中國近2年頻頻對台灣農漁產品下禁令,包含鳳梨、蓮霧、石斑魚等(石斑魚資料照)。   圖:翻攝自外交部推特
中國近2年頻頻對台灣農漁產品下禁令,包含鳳梨、蓮霧、石斑魚等(石斑魚資料照)。 圖:翻攝自外交部推特

[新頭殼newtalk] 中國去年先後禁止台灣鳳梨、釋迦、蓮霧輸入,今年又以驗出禁藥為由,對石斑魚下禁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積極將市場轉移到內銷跟其他國家市場因應,但也有不少民眾質疑,為何碰到類似問題就要國人自己吃?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7)日回應,這些批評都會當成助力。

陳吉仲今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節目專訪,面對在野黨批評「台灣檢驗機制不夠完善」,陳吉仲表示,衛福部上市後檢驗100%合格,水產品檢驗過去幾年也檢驗1.8萬件,他更反問「你覺得我們食品安全做得比較好,還是中國」;針對石斑魚事件,陳吉仲也說,若大家如果對漁業署公布的檢驗結果有疑慮,願意花錢請第三方驗證,來確保漁產都是合格的。

至於遭質疑每次遇到中國禁令都要叫國人來吃,陳吉仲則表示,這樣的批評,會當成解決問題的助力。他也指出,台灣一年吃了10幾萬公噸進口水產品,其中鮭魚就快2、3萬公噸,而國內的石斑魚才生產1萬多公噸,若鼓勵民眾多消費,糧食自給率也提高,同時外銷持續走個1、2千公噸,難題就克服了。

陳吉仲強調,「中國政策措施是有誘導性」,2010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生效,由於不用關稅,導致漁民大量生產石斑魚出口至中國,造成高度依賴單一市場,這次的事件也加速市場移轉。同時,他也感謝全聯、萊爾富、摩斯、樂雅樂、義美等業者,都跳出來要幫忙。

更多新頭殼報導
運輸業防疫物資補貼延長至年底!公路總局:計程車可領5千元
快訊》小暑花蓮飆破36度!氣象局:7縣市高溫特報
參選台北市長?陳時中:這問題「有機會」再回答

陳吉仲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節目專訪。   圖:翻攝自Yahoo TV
陳吉仲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節目專訪。 圖:翻攝自Yahoo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