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爭議!「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認為AI人工智慧深入電影製作將無可避免,「堅持同一套做法不是這世界的運行方式。」

American director, screenwriter, film producer and editor George Lucas at Cannes Film Festival 2024. Closing ceremony: Palme d'Or winners. Cannes (France), May 25th, 2024 (Photo by Rocco Spaziani/Archivio Spaziani/Mondadori Portfolio via Getty Images)
(Photo by Rocco Spaziani/Archivio Spaziani/Mondadori Portfolio via Getty Images)

1. AI人工智慧逐漸深入電影製作,驚艷觀眾的同時也引發不少道德疑慮!

2. 近十年來,在《芙莉歐莎》《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雙子殺手》等電影中,已有不少成功的AI合成技術實例!

3. 「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也認為, AI人工智慧在電影產業的運用將勢在必行!

【文/千尋少女】 AI科技時代來臨,運用在電影製作的技術也越來越擬真,像是熱映中的電影《芙莉歐莎》就開誠佈公表示,電影前半段的「小芙莉歐莎」就是安雅泰勒喬伊和14歲女童星的「AI合成臉」。然而人工智慧也像把雙面刃,在帶給觀眾驚艷同時,也對影視從業人員造成威脅。「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近日卻迎向爭議表示:「AI人工智慧將無可避免,堅持同一套做法不是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

《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劇照
《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劇照

被譽為「星戰之父」的美國名導喬治盧卡斯,是《星際大戰》(Star Wars)電影創始人、導演兼編劇,在電影產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他創作的《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的視覺特效技術,堪稱是電影產業的先驅,長久以來備受專業人士及影迷推崇,其中有許多特效技術還是專為1977年首部星戰電影《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A New Hope)創作的,也對此後電影製作方式產生深遠影響。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劇照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劇照

喬治盧卡斯近日在接受法國媒體Brut FR採訪時,被問到在電影製作中使用人工智慧的看法,盧卡斯先是談到了自己創立的特效公司「光影魔幻工業」(Industrial Light & Magic),「我們已經使用它25年了,它不算是人工智慧,但我們使用了所有數位技術,也開創了很多技術,特別是在IML,我們曾是當時唯一進行數位化的地方。」

盧卡斯進一步闡述他的想法,並舉了1900年代汽車取代馬車做比較,「人工智慧這條路是不可避免的。我的意思是,這就像是說『我不相信這些汽車能正常運作,讓我們堅持用馬車吧。』是,你當時可以這樣說,但這就不是這個世界運行的方式!」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劇照
《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劇照

AI科技日新月異,好萊塢電影產業近年來也有過不少實際運用的案例,像是在2016年上映的《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為了鞏固嘉麗費雪在全球星戰迷心中的地位,讓莉亞公主在大銀幕上回春;2019年國際大導演李安也在《雙子殺手》中,讓當年50歲的威爾史密斯,回春演出23歲的自己;在2023年的經典冒險電影最終章《印第安納瓊斯:命運輪盤》中,也利用AI回春大法,將哈里遜福特變回42年前年輕的瓊斯教授,為系列電影劃下完美句點,而他本人看完成品也是嘖嘖稱奇!

《雙子殺手》劇照
《雙子殺手》劇照

人工智慧慢慢已充斥在日常生活,然而在電影製作上的卻仍爭議不斷。隨著技術的進步,AI生成的內容和人類創造者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引發了電影產業的道德擔憂,然而它卻同時提供了便利和節省成本的諸多好處。如今,像喬治盧卡斯這樣在娛樂產業具有份量的導演也認為,問題不是人工智慧將在好萊塢變得司空見慣,而是它的存在將對創作者產生多大的影響,以及創作者未來將要如何與它共存。

▶歡迎加入Yahoo奇摩電影戲劇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