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縣300年 彰市300人繪燈籠

彰化市長林世賢為燈籠彩繪,讓在旁的彰化女婿、美國人羅得為之驚豔。(記者曾厚銘攝)
彰化市長林世賢為燈籠彩繪,讓在旁的彰化女婿、美國人羅得為之驚豔。(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為迎接二0二三年彰化建縣(城)三百年,彰化市公所延續去年邀約三百位藝術家與名人共同參與彩繪燈籠,今年再度邀請三百位藝術家彩繪燈籠;其中,約八十位藝術家二十四日齊聚彰化藝術館現場彩繪。市長林世賢盼二0一九年起推動的「在古城提燈籠」,成為常態性的文化活動。

彰化位居台灣中部平原,開發歷史悠久,自明、清時代漢移民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劃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的土地為「彰化縣」,彰化成為台灣中部政治及經濟中心,文化相當鼎盛,彰化古城有文化,所以有靈魂,也因為有文化,城市充滿了溫度,為了發揚古城的靈魂、保持古城的溫度,彰化市公所自二0一九年起,推動「在古城提燈籠」,並期盼成為常態性的文化活動。

國立彰化美術館志工隊長楊麗琴獻出彩繪燈籠作品喜迎明年建縣三百。(記者曾厚銘攝)
國立彰化美術館志工隊長楊麗琴獻出彩繪燈籠作品喜迎明年建縣三百。(記者曾厚銘攝)

林世賢表示,此次再度邀約三百位藝術家,就彰化古蹟、歷史建築、詩詞(彰化文學家作品)、代表性的動、植物及具彰化特色的意象等,透過彩繪燈籠創作,作品將懸掛在國定古蹟元清觀、關帝廟及慶安宮等,不僅為民眾祈福,也結合古蹟廟宇形塑觀光亮點。

林世賢說,四年前上任後舉辦類似彩繪燈籠、提燈籠踩街等活動,之後的三百年彰化如何發展、往那個方向發展,將是未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