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超高齡社會 從長照問題 覓產業轉機

工商時報【林信亨】 台灣從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註:WHO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4%),顯示社會正面臨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隨後人口老化的速度將加劇,在2026年老人占比將一舉超過20%(註:國發會2018年中華民國人口預測中推計數據),比其它先進國家更快步入「超高齡社會」,屆時老年人口總數將達480萬人,伴隨勞動人口減少、沉重的高齡家庭照顧負擔、獨居無靠的單身家庭增加等課題,政府與產業皆需刻不容緩提早因應與準備「超高齡社會」的到來。 首先,勞動人口減少對產業又運將產生直接衝擊。目前法定勞動人口定義為15∼64歲,根據國發會數據,2018年台灣勞動人口總數為1,710萬人,至2030年將降為1,510萬人,而2040年更大幅降至1,340萬人,相較目前短少370萬人、或負成長22%,勞動力供給快速萎縮,所衍生的問題是台灣過度依賴勞力密集的產業,恐面臨無工可招的窘境,如占台灣GDP比重逾6成的服務業,以及部分需要大量人力的製造業,將被迫進行營運模式的調整,例如引進無人自助商店、AI客服助理、送餐機器人、無人商用車隊,以及引入人機協作的生產模式等,除了擺脫勞工短缺的困境,並可透過科技維持或提升整體生產力,轉型成為高附加價值的智慧產業。 不過,部分專家對AI長期發展抱持較為悲觀的看法,認為AI會取代大部分的勞動工作,產生更多的社會無用階級。如此言論似乎過度渲染科技將與人類為敵的想像,因為AI可替代單一、大量、重複性的工作,解放出來的人力便能從事更為高階的工作,譬如資料科學家、AI訓練師、無人機機師等創新型態工作,勞工階級需要持續學習新技能、培養跨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順應未來勞動力減少與創新科技躍進兩股趨勢下的產業變革。 其次,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與勞動人口的減少,將反應社會扶老支持比下降,2018年每位老人有5位年輕人供養,至2030年將僅剩2.7位,顯示高齡家庭照顧負擔與日俱增。過去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出生)的家庭成員較多,兄弟姐妹彼此可以照應,現今社會少子女化嚴重,傳統家庭照顧功能式微,嬰兒潮世代的後代背負較為沉重的照顧壓力(註:聘請外勞看護月薪約新台幣3萬元)。影響所及,中高齡者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分身乏術,多數被迫無奈離開職場,倘若AI可以協助子女掌握高齡父母身體狀況、適時異常回饋,例如遠距照護、智慧穿戴等科技,照顧者或能因獲得足夠的喘息而兼顧工作與家庭。 另一方面,隨著人類平均壽命增加,運用AI協助仍可自立行動的老人保持身心健康,如發展非藥物治療、結合科技的感官認知遊戲,延緩老人失智與生理退化,相信這般「老人福祉科技(Gerontechnology)」新興應用,在未來將深具潛力。 最後,面對少子高齡社會的未來樣貌,預期家庭平均人口數將持續減少。根據主計處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民國99年),1人戶數約163萬戶,占全部戶數22%,且1人戶數相較前次調查(民國89年)大幅增加46%,顯示青年獨身異地工作、父母獨留家鄉的情況將更為普遍。隨著單身戶在未來消費市場成為主力客群之一,廠商應適當調整產品與服務的組合策略,以符合崛起的「單身經濟」,尤其現階段的城鄉建設並非基於考量高齡者需求的通用設計,使獨身老人外出搭車、購物與看診極為不便,老人若不願意出門,恐衍生更多的問題。 對此,廠商短期應可針對偏鄉老人提供友善共乘服務平台,增進司機接案與老人外出的意願,長期則發展無人車接駁服務,目前在日本與新加坡已有相關應用案例。另一方面,政府應與廠商合作發展適合老人居住的社會住宅,借助AI讓老人在家內無礙地生活,譬如:引入智慧語音管家系統,可以聲控所有的家電產品、採購日用品,以及語音訂餐、叫車、繳費、掛號服務等,而考量獨居老人的陪伴需求,廠商可開發AI陪伴機器人,也能以機器視覺與語音辨識老人的身心是否正常,若有異樣可緊急通知家人或醫護人員到場協助。 總而言之,台灣在不久的將來,即追隨先進國家的腳步進入「超高齡社會」,就業、消費市場都將產生巨大的變革,政府應與廠商合作以AI解決勞動力不足、醫療長照需求,以及建構友善老人的交通與居住環境等,也能順勢掌握快速興起的台灣銀髮市場應用商機。(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信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