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超高齡社會 教育部培訓「樂老師」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灣社會每7人就有1個老人,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人佔2成,教育部已於全國設置369所樂齡學習中心,深入全國3175個村里,每年開設超過20萬小時課程,為提升教學品質,更與大學和地方政府攜手,培訓在地樂齡學習講師人力,希望設計更適合長者的方案,並於教學現場提供更好的引導。

教育部今年特別修正「樂齡學習專業人員培訓要點」,且公告實施計畫,將培訓人員分為樂齡專案管理師、樂齡講師、高齡自主團體帶領人等3類,並設計相關培訓課程,如高齡教育政策與重點、高齡心理與學習、樂齡課程規劃、方案設計等,協助了解長者心理及生理特質,才能於教學現場更好地引導及教導長者。

臺灣師範大學、暨南國際大學、中正大學及高雄師範大學等校接受教育部委託,規劃各類型培訓,協助培訓偏鄉、原住民地區的樂齡講師。另外,教育部開放縣市政府自籌經費辦理,透過培訓課程交流與經驗分享,加強課程教案設計,提升樂齡學習教學現場滿意度。

教育部表示,樂齡學習中心可提供科技新知、技藝傳承、心靈成長、運動保健等多元多樣課程,讓長者的學習課程不再只是唱歌、跳舞、打太極拳等,也歡迎有興趣成為「樂老師」的民眾加入培訓行列。

高雄師範大學樂齡南區輔導團滿州培訓體驗桌遊滿州培訓。(教育部提供)

國立中正大學中南區輔導團辦理樂齡規劃師培訓。(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