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 南台教親子香包DIY

南台USR計畫團隊迎接端午節,開發神農街福氣兔與招財貓香包,頗受民眾喜愛與歡迎。 (汪惠松翻攝)
南台USR計畫團隊迎接端午節,開發神農街福氣兔與招財貓香包,頗受民眾喜愛與歡迎。 (汪惠松翻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承接教育部「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以端午節配戴香包防病害的傳統習俗,在台南市五條港文化會館舉辦香包DIY課程,開發有兔年燈展故事專屬於神農街的福氣兔與招財貓兩款香包,迎接端午,頗受民眾喜愛與歡迎。

南台USR團隊開發福氣兔香包的兔子圖型,原創來自彩繪神農街八十九號星藝美術社的邱雯琪同學所設計的兔子,並與星藝討論讓兔子富含台南的意象,因此兔子除有花窗與祥雲代表吉祥元素,也融入台南市花鳳凰木火紅的意象,讓兔子更有台南府城的味道。

由原創開發成的福氣兔香包留住兔子臉部的神情,並且將吉祥語彙放入兔子身上,原先火紅的鳳凰木意象則轉化成兔子長長的紅耳朵,俏皮可愛模樣,令人愛不釋手。

另款招財貓香包,原創圖型則來自神農街五十四號玩具倉庫的招財貓燈籠,同學特設計以喜怒哀樂為主題畫出多款招財貓,為讓疫情解封後的第一次端午節充滿喜氣,原創圖型的何芸綸同學特別將燈籠上展現喜字的招財貓開發成香包。

參加DIY課程學員多為親子民眾,完成香包縫製由南台USR團隊帶往神農街觀賞兔子與貓咪的原型燈籠模樣,聆聽彩繪學生與住戶合力創作的花燈故事,再至神農街金華府讓香包過香爐取得驅邪除疫的香氣保平安。為拓展傳統端午香包文化,USR團隊也將DIY課程開發成線上課程,以持續神農街文化的創生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