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青少年情緒障礙引發事件 專家籲提升一線照護識能

台灣每年約十四萬名新生兒,以神經多樣性盛行率二‧五%估計,每年約有三千五百名寶寶將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神經內科甄瑞興醫師表示,近年政府積極推展早療,估計約有三分之一已在十三歲之前接受協助,但仍有二千人被「漏接」,呼籲應提升第一線照護識能。

神經多樣性一詞是指人腦和認知的多樣性,擴及多種與神經發展相關族群,包含過動症、自閉症、妥瑞氏症、亞斯伯格症候群、發展性障礙、注意力不足等。神經多樣性青少年恐因家長缺乏病識感,或是憂心孩子被貼上負面標籤而不願陪同就醫,而導致這群青少年在升學階段誤入歧途或出現傷害他人、自我傷害情形,造成嚴重家庭及社會問題。

董氏基金會董事吳佑佑醫師說明,基金會長期推動青少年憂鬱症防治工作,運用多元方式讓憂鬱症被一般大眾更能接受,其實就是「去污名化」的過程,這讓青少年願意接近輔導室,父母願意主動就醫。吳佑佑醫師強調,台灣多數的家長仍未知「神經多樣性」一詞,因此困難地方是很多家長不確定孩子是否需要接受鑑定,若能透過推廣與宣導工作幫助父母與師長認識神經多樣性,民眾才能及早覺察並採取正確應對與處遇。

家庭治療師Tony Mosier針對照護神經多樣性孩童提供了三個建議:首先,孩子出現神經多樣性的狀況是經常發生的,請不要感到緊張,是有方法能夠讓孩子安定下來;第二,當孩子出現神經多樣性的狀況時,並不是因為父母疏於照顧,請不要感到羞愧,這些都是孩子的神經自然發展歷程;第三,包含Telos學院在內,網路上有很多的公開的系統性教育資源,請陪伴者多加學習。他表示,神經多樣性孩子的僵化思考時常導致他們與父母、師長產生爭吵,這時候父母與師長應該要在彼此的情緒抵達臨界點之前,透過「喊暫停」的舉動讓彼此都能夠冷靜下來,好好思考後再重新討論。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醫學專家James Palmer提到,針對神經多樣性的診斷或治療都是複雜的,不希望一個診斷命名而限制孩子的發展。他指出,COVID-19疫情使許多孩子缺乏了實體的社交連結,這樣的問題不但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也會影響到生理發展,非常支持台灣可以透過立法,提供這些照顧者和被照顧者足夠的協助。

臨床心理諮商師Anthony Hansen表示,現今的三C產品使用率不斷增加,確實從臨床上也提升了青少年的憂鬱、焦慮症狀,對此他提供了三個三C產品使用建議給家長們:第一,將青少年使用手機限制在兩個小時,這件事非常困難,所以需要認同這項概念的家長共同執行;第二,讓孩子在睡前三十分鐘不使用手機,才可以讓腦內調適到適合睡覺的狀態,有助於舒緩身心;第三,身為家長、師長必須以身作則,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請把手機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