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最強磁暴高峰已過 估將影響至明上半天

近20年來最強的磁暴進行中,不少過去觀測不到極光的地區也都觀測到極光,包括英國、美國與澳洲地區,都有網友社群網站打卡分享極光照片。

氣象署分析,由於地磁北極在格陵蘭島附近,所以歐美極光會出現在比較低的磁緯位置,而台灣所在的緯度離地磁北極的距離比較遠,因此沒有觀賞到極光。

地磁擾動已經在台灣時間5月11日5時至8時達到「劇烈等級」磁暴,而磁暴事件還在持續,可能對GPS通訊產生干擾,也要關注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台北天文氣象站技正蔡禹明說明,「我們需要對於電力系統做一些監控以及預應措施,還有有關衛星的高度以及姿態也有請太空中心留意。」

氣象署分析,太空環境變化持續劇烈,受活躍區的短暫變化、高能質子通量升高及強烈磁暴事件影響,日側地區高頻通訊及衛星操控與定位服務使用者要多加留意,預計影響將持續到13日週一上半天。

而回顧上次發生劇烈等級磁暴是 2003年「萬聖節磁暴事件」,當時持續66小時。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科學家羅伯特·斯汀堡(Robert Steenburgh)提及,「在上一次大型磁暴中,他們沒有我在預報辦公室提供的工具類型,也沒有預報員可以使用那些工具來模擬這些風暴並預測其到達時間,這影響是巨大的。」

受限太陽距離地球距離,目前科技仍無法完全掌握磁暴事件,回顧過去歷史磁暴事件,1989年曾造成魁北克大停電、2017年9月也曾因為太陽閃焰強度,高頻無線通訊受影響長達8小時。

科學家提醒,隨著監測科技陸續進步,各地太空中心也必須密切與電力系統和通訊業者保持聯繫,做好相關因應準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地震後各區現位移 花蓮站抬升最多達45.1公分
深潛逾萬尺海溝創紀錄 悲見塑膠垃圾
臭氧層破洞以每10年約1%-3%速度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