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倉苦主甘小文:失火的是香港政府

漫畫家甘小文。
漫畫家甘小文。

經歷了迷你倉大火後,有「笑匠」之稱的漫畫家甘小文也寫不出笑話了。他是迷你倉的租客,損失特別沉重——出道39年來,90%的手稿都在大火中被燒毀,「沉重得沒感覺了」。

第一天起火時,他不停看電視新聞,盼著消防員快速撲滅大火,給他留幾張手稿;待他得知有消防員殉職後,「就想不要再去救了,手稿不要了,不要再犧牲消防員了」。最終,大火連燒五日四夜才於6月25日被救熄,兩名消防員殉職,手稿化為灰燼,甘小文呆了,香港人也呆了。

甘小文個子不高,身形乾瘦,一雙充滿童真的大眼睛有點突兀地掛在臉上,配上一撇八字眉,十足喜劇感。「笑話」、「粗鄙」就是甘小文漫畫數十年不變的特色。

要形容他,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傻」、「瘋癲」和「無厘頭」。他筆下的漫畫故事,圍繞的是香港市井百態,講粗口、貪色情、愛權貴的一個個市井市民化為他筆下的詼諧角色。就連畫風,他也堅持粗鄙,線條粗糙,毫不精美,甚至形容為「核突」(醜陋)也不為過。

「對,我的漫畫就是粗糙、粗魯、粗口。其實我們平常生活都會聽不少、講不少粗口和屎尿屁。」坐在位於葵芳工廠區的工作室裏,甘小文對端傳媒記者回憶他數十載的創作路。工作室大約500平方呎,也是一副粗鄙模樣,毫無裝飾,角落隨意擺著幾張書枱,四周散落一大堆書籍、漫畫及報刊。

甘小文說,自己就是討厭任何雕刻和精美的東西,因為:「那些不是真的,很假。」這個54歲的香港男人說,他不相信世上有美好故事,他大半輩子調侃現實,插科打諢,直到現在始終沒有擠進主流漫畫家之列,卻深受普羅大眾喜愛。

8歲的時候,他接觸到黃玉郎繪畫以市井小孩為主角的漫畫《小流氓》,一下子被吸引了,從此愛上「畫公仔」。
8歲的時候,他接觸到黃玉郎繪畫以市井小孩為主角的漫畫《小流氓》,一下子被吸引了,從此愛上「畫公仔」。

甘小文生於市井人家,父親是水喉匠,一家住在觀塘徙置區。他討厭讀書,整天和老師對著幹,最喜歡的是播新聞和講笑話。所謂播新聞,就是現時所謂的「二次創作」,在左鄰右里小朋友的面前,再學新聞主播的模樣講出來。他的「扮鬼扮馬」不但贏得掌聲,更成為「收入來源」: 一個家境富裕的同學,每天給他五毛錢,讓甘小文跟在他身邊不停講笑話。

那時候我已經是賣笑的了。『被人包養』,五毛錢一天。

甘小文

「那時候我已經是賣笑的了。『被人包養』,五毛錢一天,買了汽水、糕點之後還有錢剩。」甘小文笑嘻嘻地回憶。

8歲的時候,他接觸到黃玉郎的漫畫《小流氓》。當時香港漫畫剛剛起步,大多是科幻或暴力血腥題材,《小流氓》一反常態,以市井小孩為主角,塑造了勇敢對抗街頭惡霸的小英雄王小虎。同樣是市井小孩的甘小文一下子被吸引了,從此愛上「畫公仔」。

「自己經常在空白的課本簿寫寫畫畫,模仿四格漫畫和《小流氓》給同學看。那時候其實都是亂來的。」甘小文說,中二那年,16歲的他不顧家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