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蘑菇,難治型憂鬱症的醫療新曙光?

迷幻蘑菇,一種具有致幻效果而被許多國家禁用的蕈類,如今有望以其成分製藥、緩解難治型憂鬱症等精神困擾,成為國際近來關注的研究主題之一。目前,人們對於這個物質的了解有多少?

全球將近1億人罹患難治型憂鬱症,對於兩種以上的抗鬱劑治療沒有反應。據了解,這群患者不僅承受較嚴重的症狀、症狀持續時間較長,出現身體疾病、失能、住院及自傷的風險也較高。因此,科學家積極尋找新的治療方法,迷幻蘑菇中能夠產生幻覺的成分裸蓋菇素(Psilocybin,又稱賽洛西賓)療法是其中一種正在探究中的新取徑。

不少致幻植物在早期文化的宗教儀式裡扮演重要角色。《眾神的植物:神聖、具療效和致幻力量的植物》一書提及,人類早期視這類植物為神聖或是神贈予的禮物,迷幻蘑菇就出現在神話及聖禮上,美洲印地安原住民蘑菇膜拜傳統維持數個世紀,人們在最神聖的典禮使用它,後來也用於占卜與醫治儀式。

(文獻顯示,裸蓋菇素有望重塑憂鬱症患者的神經網絡,或許未來還有機會應用於其他有僵化思維模式特徵的精神疾病治療。圖片來源/Unsplash)

不過,鑒於迷幻蘑菇影響中樞神經造成幻覺,並可能出現肌無力、心跳過速、瞳孔放大等症狀,當今世界多國列入管制,台灣就列為二級毒品禁止人們濫用。然而近年來,科學家致力研究其中成分能否應用在精神疾病治療。

本週剛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落幕的神經科學學會年會「神經科學2022」中,這便是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在此之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及《自然醫學》也陸續發表正面的臨床試驗消息。

迄今最大人體試驗傳正面消息

迄今最大型的人體試驗由歐美10國、22個地點共同參與,11月初第二期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成果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這項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多中心的試驗共納入233名難治型憂鬱症成人患者,隨機將這群人分為3組,讓他們服用不同劑量的實驗室合成裸蓋菇素COMP360(分別為25毫克、10毫克及1毫克),同時讓每個人有1名治療師陪伴在側,在藥物作用期間提供心理支持。

研究團隊追蹤發現,受試者使用裸蓋菇素3週後,25毫克組、10毫克組及1毫克組的憂鬱症量表平均分數都降低了,劑量最重的組別降幅最明顯。他們期待今年能繼續著手第3期的臨床試驗。

重新塑造大腦連結

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進一步窺見使用者的大腦究竟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今年4月,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及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發表於《自然醫學》的研究看見,裸蓋菇素能促進憂鬱症患者大腦不同區域的連結,緩解他們過去反覆聚焦自我負面想法感受的思考傾向。

研究團隊招募將近60名受試者,接著讓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使用裸蓋菇素,但不讓一般憂鬱症患者知道自己使用的是裸蓋菇素、還是臨床上常用的抗鬱劑(一種名為Escitalopram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同時,讓所有受試者接受心理治療。

從功能性磁振造影中可見,使用裸蓋菇素的人會改變大腦神經網絡的連結,包括讓人不斷自動導航想東想西的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過度偵測環境刺激的突顯網絡(salience network)及執行網絡(executive network)的連結;同時,也會增加大腦其他未被良好整合的區域的連結。最終看見,他們整體憂鬱症狀的改善與大腦變化息息相關。

另一群使用傳統抗鬱劑的受試者,雖然憂鬱指數也有改善,但他們的大腦異常神經模組網絡卻沒有出現上述變化。

「這是第一次,我們發現裸蓋菇素跟傳統抗鬱劑的作用不同-裸蓋菇素讓大腦更有彈性及多變,不那麼固著於與憂鬱症有關的消極思考模式,」倫敦帝國學院致幻劑研究中心主任納特(David Nutt)說。

不用經歷意識改變可能就有療效

裸蓋菇素帶來的意識改變作用可能令人卻步,但或許,未必得經歷這個環節就能獲得療效。

在今年度的神經科學學會年會中,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及腦科學助理教授諾蒂亞爾(Katherine M. Nautiyal)等人發表的動物實驗就發現,為麻醉後的老鼠注入裸蓋菇素,老鼠雖然沒有清醒地經歷這個化合物帶來的幻覺感受,但牠們的焦慮行為同樣減少了,也比較容易感受快樂。

機轉、劑量、持續效果尚不清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裸蓋菇素的詳細作用機轉為何,其實仍不清楚。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威爾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卡爾哈里斯(Robin Carhart-Harris)等人認為,裸蓋菇素及一些迷幻藥會作用於血清素受體,而憂鬱症患者的大腦網絡正富含這類受體,因此這類迷幻藥有可能因為這樣才能帶來抗鬱效果。

但他們也坦言,目前還不清楚裸蓋菇素帶來的大腦活動改變會持續多久,而且已知有些人的疾病會復發、大腦在用藥一陣子後就會回復到憂鬱症的僵化模式,因此未來這個領域仍需要更多研究。

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喬納森‧丁(Jonathan Ting)對於當前在世界各地進行的人體試驗表達憂心:「這令人震驚,所有正在臨床進行的試驗將這項物質用於人類患者,卻尚未深入了解這個藥物在機轉層面的作用」。

喬納森‧丁以及同事科赫(Christof Koch)等人現正嘗試利用臨床手術中切除不用的人腦組織來進行研究,探究裸蓋菇素等物質在不同型態、不同區域腦細胞的作用。原先他們假設,迷幻藥物會高度活化所有帶有特殊血清素受體的細胞,不過實驗卻看見,有些細胞被活化、有些去活化,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竟沒有反應。

除此之外,近來亦有動物實驗顯示不同年齡患者所需的用量可能不同。這在在顯示,關於裸蓋菇素應用於精神疾病治療,還有許多未知仍待探究。

「我好像會忘記呼吸」科學家警告勿自行嘗試

有鑑於此,納特等人強調,憂鬱症患者不應嘗試自行尋找及使用裸蓋菇素,因為上述試驗是在控制臨床條件下進行的,使用的是實驗室合成且固定劑量的成分,同時在用藥前中後納入心理支持。相形之下,天然蘑菇所含的活性成分不一,帶來的效果更不可控。

上述提到的至今最大型人體試驗同時觀察到,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似乎也與裸蓋菇素的用量有關-研究團隊觀察12週下來,25毫克組有84%的人出現不良反應(如頭痛、噁心、暈眩、疲倦),10毫克組為75%,1毫克組則是72%;如同一般的重鬱症族群,3個組別也都有人出現自傷意念。民眾若是自行嘗試使用,攝取的劑量及伴隨而來的副作用更難拿捏。

在荷蘭,目前市場上禁售迷幻蘑菇,但人們能輕易購得迷幻蘑菇的孢子「迷幻松露」,兩者有相同的致幻成分,人們使用的經驗及評價不一。旅外國人辛蒂分享自己曾因好奇而購買最輕度效果的迷幻松露,但她在簡略的產品包裝上找不到活性成分含量的訊息,因此不清楚自己食用了幾毫克的裸蓋菇素。食用後約1小時,她逐漸對聲音敏感,閉眼則出現彩色點狀視幻覺,最令她不安的是難以控制自己的呼吸及吞嚥,「我的呼吸愈來愈慢,好像會忘記呼吸,然後突然又吸一大口氣。還會忘記吞口水,我室友叫我、我一張嘴,好多口水就流下來了。」、「這有點危險性,我之後應該不會再嘗試。」

科赫強調,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評估長期效果及安全性,「即使科學界愈來愈關注、社會接受度愈來愈高,仍必須要非常謹慎對待」。

不過,科學家對於這道新的重鬱症治療曙光仍抱持希望。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陳景宗近期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評論相關研究時指出,迷幻蘑菇不當使用會有成癮性的問題,但是成癮藥物的成分若有利於疾病治療,只要管制得宜,是值得開發的。過去有成功研發的例子,像是嗎啡治療疼痛、以及古柯鹼應用在局部麻醉藥等。

因此他期待,裸蓋菇素能在各類型憂鬱症上顯現良好的治療效果,並能藉此完成憂鬱症病變的神經網絡拼圖。

延伸閱讀:

憂鬱症症狀+17個前兆測試,憂鬱症治療、陪伴一次看

1年205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 台灣人,你為什麼不快樂?

每天快走10分鐘 憂鬱症風險降18%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