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36 50年代球王變兩屆亞運金牌教練

文/何長發 藍蔚台 圖/李念章

前言

7月4日適逢兩岸華人一致認同的足球王李惠堂逝世40週年紀念日,然而從上到下自認關心我們這個國家以及關心我們足球的眾生,您們真把李惠堂都給遺忘了!別人可以忘,唯有直接在負責我們國家足運發展的執行長和團隊怎可忘記呢?顯然心中不存在有李惠堂對國家足運貢獻的感懷之心,令人遺憾。

在現代足球運動發展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中,我國唯一世界知名的足球大人物就是已故球王李惠堂。1976年,德國一家權威的《環球足球》雜誌組織世界球王評選活動,李惠堂與巴西的比利、英國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斯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值此李球王升天40週年紀念,緬懷球王不凡的足球人生,藉此機緣發哥與球王故鄉廣東五華人藍蔚台共同寫下李惠堂足球故事,並由叫惠堂叔公的李念章提供珍貴圖文資料,利用「民生頭條」電子報連載,讓新世紀的足球迷好好認知李惠堂的不平凡人生。

50年代球王變兩屆亞運金牌教練

歲月不饒人,球王李惠堂在1947年42歲時高掛球鞋之後,隨即出任中華民國足球隊的教練重任,從1948年奧運開始掌兵,在他17年的國家隊教練資歷中,先後奪過14個大小比賽的冠軍,其中有兩次默迪卡杯冠軍,更重要的是在上世紀50年代的兩屆亞運會中,兩次亞運足球金牌都是由李惠堂帶兵奪冠。

1949年國共分裂,國民黨退守台灣,而足球在台灣早年一直是塊沙漠地,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派隊角逐亞洲比賽,幾乎全靠香港華將撐腰,主要是因為早期香港受到英國殖民影響,足球根深地固,尤其在70年代以前,香港華人更是中華民國對外參加國際足球賽的班底,香港華將為「ROC」贏過50年代兩屆亞運會足球金牌,以及轟動台北的亞東區足球冠軍。

50年代在亞運會曾奪過兩屆金牌,靠的是大都是香港華人奪標,1954年首次奪金,除加入少數幾位從大陸到台灣生活的大陸名腳如隊長嚴士鑫、金祿生和陸慶祥等等外,其他都是香港華將,1958年蟬聯金牌時,已清一色全是香港華人。

雄霸亞運的兩屆足球金牌軍,都由已故球王李惠堂掌兵,當年亞運金牌軍中華民國老國腳群,其中有何應芬、姚卓然、莫振華、劉儀、陳輝洪、鄧森等六人都是跟隨李惠堂的當年「雙料冠軍」英雄,後來在70年代曾駐台擔任飛駝隊及帶國家隊的教練羅北,也曾是1958年奪金的成員。

1954年亞運足球奪金英雄名單:隊長嚴士鑫、何應芬、姚卓然、莫振華、劉儀、陳輝洪、鄧森、鮑景賢(門將)、侯榕生、唐湘、吳棋祥、鄒文治、侯澄淊、金祿生、陸慶祥、朱永強、李春發、司徒文、李大輝、徐祖國、儲晉清、徐徵博。

1954年第二屆亞洲運動會足球比賽於5月1日至8日於菲律賓舉行,足球賽場在黎剎紀念體育場。當屆有12隊角逐,先分四個組循環預賽,取首名交叉四強準決賽,中華民國足球隊在分組先後以3比2贏了越南,再以4比0大勝菲律賓,晉級四強交叉對上印尼以4比2過關後,最後在與南韓爭金牌戰役漂亮以5比2贏得勝利,成功首度奪下亞運足球金牌。

到了1958年亞運會時,中華國腳除了上述何應芬等六人重披亞運戰袍外,門將已換為劉建中,其他新戰友有羅北、劉添、郭秋明、郭錦洪、羅國良、李國華、林尚義、黃志強、何志坤、郭有、周少雄、楊偉韜、郭滿華、劉瑞華、羅國泰等港華。

1958年第三屆亞運會足球比賽於5月24日至6月1日在日本東京舉行。該屆有14隊參賽,也是先分四個組預賽後,取前兩名晉級八強交叉賽。中華隊在分組先後以2比1擊敗馬來西亞,再以3比1勝巴基斯坦,晉級八強交叉則對上以色列以2比0過關後,四強賽再以1比0贏了印尼,最後又是與南韓爭金牌決賽,雙方一直鏖戰到加時賽,更在10人應戰的情況下,憑黃志強一頭破網,中華隊以3比2險勝衛冕了足球金牌。

在李惠堂生前感到欣慰的是,當年他帶隊兩屆亞運會足球奪金凱歸時,全隊兩度獲得先總統蔣中正召見,引為畢生的殊榮。生前他即寫下一首「萬人歡」詩,可描出他當時的感受!那首詩為:「亞運奪標國有聲,萬人夾道表歡迎,此生何事留深憶,元首嘉傳最寵榮。」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亞運會上,我國僅獲得兩面金牌,一面是鐵人楊傳廣的田徑十項全能運動金牌,另一面就是李惠堂率領足球隊奪金,更凸顯了當年我們足球隊能在亞運奪冠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