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眷村 理解歷史節點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眷村是台灣社會獨特的空間,回顧歷史脈絡,將有助於理解台灣社會的一環。 找尋安身立命的家 1945到48年還在大陸的國民政府已有部分駐軍到台灣,當時來台軍人不多,居住環境較好,直接接收日本宿舍,如高雄左營的軍官宿舍,全是日式房子,按官階大小,有不同房型,軍人大部分是單身,少部分軍官帶眷屬來台。 1949年前後,國民政府大量撤退來台,因為國共內戰而移居來台的新移民人數約有2百萬左右,其中約有60萬的軍人。眷村文史工作者黃洛斐提到,因為軍種的差異,空軍、海軍相較於陸軍,有交通工具之便,許多人攜家帶眷,住在較好的空間;陸軍除了少數軍官,大部分是抓兵、抽壯丁,很多是單身、不識字的文盲。 黃洛斐表示,大量的人口移入,居住變成問題,政府無法解決居住需求,就產生違建,有些蓋在大規模的公有地上。學校、廟、墓地等地方,只要能住人就蓋房子,當時軍人以為還會再回去大陸,居住空間非長久居住,就用簡陋材料興建臨時性住所,居住環境像是難民營。 黃洛斐說,當時台北市都市計畫的規範是30萬人,無法容納突然湧入的大量移民,有些人就直接將房舍蓋在公園上。有些日據時代墓地,日本人走了,就住在上面,例如14、15號公園,以前是高級將官的墓地,變成大型違建,地基是日本人的墓碑。另外六張犁的墓地,年生日久,子孫流散,也有許多違建戶。甚至有些人是蓋在沒有使用的宜蘭機場跑道上。 黃洛斐談到,1949年前後到1956年間,因情勢需要,眷村的興建,大部分是兵工自建,軍人募集材料自己蓋,用竹櫞土蓋瓦頂、竹筋糊泥為壁,但建材容易漏水。另外也有接收日本時代倉庫、馬廄,每家戶用布圍起來。居住環境跟條件都是臨時湊合,只要能遮風避雨即可。 在台落地生根 1957年,當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已簽,台灣情況較穩定、安全,原本是「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但大家慢慢知道大概回不去大陸,加上軍人禁婚令也解除,眷屬居住問題變成急迫解決的問題。 蔣宋美齡的婦聯會用為軍眷籌建住宅的名義,向民間募款,這個時期是大量眷村興建時期,此期眷村約有441個,佔全國眷村的49%。黃洛斐認為,婦聯會蓋得住宅很多來自於美援,等於是美軍眷舍縮小版,另外是民間各單位捐款,如銀聯新村是銀行工會所捐,果貿新村是果貿工會所捐。建築為省建材,蓋成一整條,一面牆壁共用,依官階分甲、乙、丙、丁,甲是校級軍官,依序而下,大約8到12坪,廚房、廁所、浴室多為公用,但非常不便,加上小孩陸續出生,大家房舍都前後加蓋,造成原本寬敞的街道變窄小。 黃洛斐說,台灣的眷村故事也是以這個時期為主,例如表演工作坊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使用的語言跟方式非常的接近外省,有很多來自於眷村生活經驗。 黃洛斐表示,眷村是有眷才有舍,有結婚才有可能配到房舍,會考量結婚多久、有無小孩、軍中表現,算積分來配房舍,積分高優先配,不願住在眷村的有租屋津貼補貼。 黃洛斐說,眷村生活空間不夠,在還沒加蓋之前,先圍個竹籬笆,區隔各家範圍,將私有範圍跟公有範圍隔開來,種菜養雞貼補家用,竹籬笆象徵的是真正在台灣落地生根,在集體生活裡,隔出自己的生活領域,開始經營自己私人的家庭生活。 黃洛斐提到,眷村不是單一族群,其實是多元族群,外省與本省的跨族族的通婚,年紀約差10幾歲,因為過去在制度上,凍結軍人的婚姻,軍人在本地無社會網絡,結婚要透過買賣、同袍介紹, 結婚後,依靠本省妻子家庭的社會網絡,逐漸融入台灣社會。 眷村的當代意義,必須重新回顧歷史脈絡去思考。(圖文/李宜霖) 社區工作者推動眷村文化園區,再現眷村的時代意義。(圖文/李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