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共享住宅 可能成為未來趨勢

退休共享住宅 可能成為未來趨勢(夏明珠專題報導)

四個加拿大的退休族說,退休生活的快樂秘訣是,找到合得來的人共居,還有兩臺洗碗機。

1990年代美國最受歡迎、也曾在台灣播出的電視喜劇(黃金女郎),讓退休生活,看起來像人生的黃金年代一樣充滿樂趣,不過,很多人懷疑,在人生遲暮之年,再與其他沒有血緣關係、甚至原先根本不認識的人,以家庭的型式共同生活,行得通嗎?加拿大退休婦人巴德維奇說,一開始,她也有過懷疑,不過嘗試之後,她發現好得超乎想像。

巴德維奇目前在安大略一棟一百一十多坪的房子裡,和另外三個退休女性共居,她最年輕67歲,其他三人分別68、70和74歲。共居的經驗,讓她們都成為退休共享住宅的倡導者,加拿大媒體形容她們是加拿大的黃金女郎。

沒有血緣或是好友關係,從晚年才開始共同居住,在過去就算不是完全沒有,也相當罕見,不過未來,它可能成為一個新的趨勢。

巴德維奇透露自己起心動念,始於把老母送進養老院,她的一個同事與她有相同經驗,照顧年邁的父母多年,自己也到了退休年紀。巴德維奇算了一下,發現如果把通膨算進去,住養老院,會用光退休金,她不願意晚年成為兒女的負擔。她說,雖然兒女都很貼心,但是她從自己的經驗中,了解照顧上一代的辛苦,她不願意再讓兒女承受。

愈來愈多人,被老年共居的想法吸引,原因之一是房價不斷攀升,住成為一種負擔,人口老化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以加拿大為例,預估到2036年以前,每四個加拿大人裡面,就會有一個年紀超過65歲,住不起成為老人安養的一大障礙,老人可能會被迫脫離原本的生活圈,搬到比較便宜的地方養老。

要在負擔得起的前提下,儘量自在的養老,在自宅共居,成為一種選擇,不過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會碰到很多困難。英國第一個老人互助宅,從開始到完成,就歷經了18年,主要原因是社會的接受度不足,加拿大的那四個黃金女郎,也有相同經驗,她們在2013年提出自建住宅申請,要建造一棟有六個房間的共居宅,地方政府反對,甚至企圖修法阻擋,逼得她們向人權保護委員會申訴,人權委員會發函警告地方政府,指出直接或間接歧視弱勢團體,可能觸法,法案在表決的兩個小時前才喊卡。

四個退休婦人的共居宅在2015年完工,雖然地點不是她們最初選中的地方,不過房子的設計,完全符合她們的需要,屋子裡有電梯,以及友善老人的浴室,她們還留了兩間客房,以備未來需要請護士時使用。四個室友簽了共居公約,聲明對彼此沒有照顧之責,需要彼此勞力服務的話,得支付酬勞,萬一有天哪個人無法自主生活了,那就是該搬出去的時候了。

共居宅盡可能的維持每一個單位的獨立性,四個人各擁有百分之25的產權,有人死亡或搬走,她的持份就出售。

另外,共居的成員,每個月要支付一筆定額的公用基金,用以請人打掃、採買以房屋修繕保養等共同花費。

這四個室友都是在家裡待不住的人,雖然都很忙,但還是常常一起吃晚餐、聊天,分享不同的人生經驗,讓她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暑假時,她們會開放客房,招待一兩個到鎮上打工的學生住宿。

四人並非從一開始就接受共居的概念,不過嘗試之後,都很滿意,現在,她們一有機會,就大力鼓吹,對於同樣在思考養老問題的人,她們的建議是,如果你不想讓別人來幫你決定,老年生活怎麼過,就盡早開始規劃,最好找觀念相近的人,當然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契合,只要基本的價值觀不衝突,應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