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住哪才算舒適的退休生活?盤點五大養老居住選擇的優缺點

文:SolLife煦陽生活(知識型內容網站,關心 50+ 橘世代朋友所關心的話題,以退休生活、健康飲食、財務規劃與家庭關係為主軸)

每個人的退休年齡不同,有些人在中壯年急流勇退,有些人因為健康出了狀況不得不退休,兩者對退休後的生活與嚮往大不相同。

因此,有意識地規劃自己退休後的居住模式,才能過上舒適退休生活。以下是煦陽生活統整出來的五種養老居住選擇。

自家住宅

普遍來說,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還是最常見的退休型態,也是大多數人最習慣的養老方式。

除了地理環境不需改變,心理層面與社會層面也有支持力量。退休前後生活模式差不多,也是出門一樣是見到熟悉的街坊鄰居,有助維持穩定的社區認同感。

若原有自宅是鄉村大宅,又考量到高齡老後醫療需求增加可能,建議以「大房換小房」模式,換購生活機能強的都市小坪數電梯房,附近最好有菜市場、綠地、醫院,方便老後也能就近自理。

優點

在原住社區中自然老化,延續對社區的情感與自我認同。

缺點

根據老後需求,可能需要改造家中部分設備,例如浴室止滑措施、安全扶手、去除門檻等。

養生村

養生村是專為高齡者設計的社區型住宅,入住年齡通常在60歲以上,主要針對住客的日常生活、醫護安全、社交活動提供全面性的服務。每個養生村著重的服務不盡相同,有些養生村標榜交通便利,有些標榜與醫院合作,有些甚至還有溫泉湯屋,主打融合日常生活與度假感的雙重享受。

養生村之所以不叫養老村,就是因為來這邊的住客需求不僅僅止步於養老,而是在受照護的環境下盡力追求第三人生。

優點

不同於一般安養院,養生村提供一人一戶的隱私環境,擁有優質多元化的公共設施與活動;即使在人生的最後,也有人性化的尊嚴照護。

缺點

每個月都有固定的租金支出(約2~10萬不等),入住前也須繳交一筆較高額的保證金(數十~數百萬不等),因此僅適合經濟狀況良好的退休族。

老人公寓

老人公寓隸屬公辦民營機構,有65歲以上入住年齡限制,因此相較於養生村,收費上比較經濟實惠,相對之下軟硬體設備也比較簡單樸素。

北部較知名的老人公寓有陽明老人公寓、朱崙老人公寓、中山老人住宅、大龍老人住宅,提供中低收入戶與無自用住宅者優先入住的權利,符合資格者也可以獲得租金上的優待。

優點

對於中低收入等經濟弱勢長者是一大福音,在政府補助下,有望月租金可壓低在一萬元以內。

缺點

若未來老後失能,老人公寓無法照顧,就必須轉往養護機構,屆時經濟可能會出現困難,也需要適應環境落差。

青銀共居

青銀共居從字面上來看,是指青年與銀髮族共同居住在一個空間,執行面上也的確如此,但它的實際意義比這還要深遠。

研究顯示,社交上的隔離與孤獨感,會增加老年人失智與嚴重疾病的風險,進而提高死亡率。

2013年,荷蘭的養老院Humanitas Deventer開啟了一個新型居住方式。他們向周邊6個大學提出換宿邀請,讓大學生每個月陪伴院內長輩30小時,換取免費住宿。這種全新的換宿方式讓雙邊都獲利:學生省去房租,減少經濟負擔;長輩有新的交流對象,生活有了新的活力與刺激。

受到啟發,台灣在2017年由新北市政府在三峽北大社會住宅,推動全台第一個青銀共居計畫。然而,時至今日許多人對青銀共居的概念還是很陌生,就像官網所述:「制度的模仿是容易的,文化與生活習慣的累積跟培養,則需要時間學習」。

優點

年輕人減少經濟壓力,老年人獲得陪伴與認同,雙邊世代的居民可以各取所需,也可促進不同世代之間的交流。

缺點

目前比較偏向社會實驗性質,尚須政府與民間合力推動,找出合適的住宅與願意一同參與實驗的居民,未來才有機會轉為較有規模的正式居住選擇。

高雄市的「全齡友善」社會住宅

飯店

對於一般民眾,每天住在飯店養老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如果跟飯店業者簽定長期住宿合約,花費可能沒有想像中高昂。有心者可以與飯店或民宿業者討論,仔細計算,CP值可能比想像的高。

長期居住飯店最有名的案例莫過於藝人白嘉莉於2020年初從印尼搬回台灣,入住君悅酒店長達三年時間,雖然花費高達1400萬元,但不需額外繳納水電費、管理費,也不需要擔心房產相關稅務,而且一通電話就有客房服務,不必自己煮三餐,每天都有專人清潔打掃。

這樣的長租飯店生活,適合想要單只皮箱入住、喜歡方便、隨時出發去遊山玩水的退休族。

優點

不用負責房屋修繕或保養,隨時享有飯店的公設與服務,一通電話就能指派飯店人員協助處理大小事。

缺點

由於與飯店之間是租賃關係,因此房內不可擅自改裝,而飯店設施並不符合老年人的安全需求,因此可能造成未來老後在房內行動不便。

結語

根據每人不同的需求與經濟條件,一定都可以找到合適的退休居所,然而老後的需求可能會有所變化,建議退休後也要將此變因納入考慮範圍,才能度過一個平靜無憂的晚年。

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的五雙「阿拉」襪子風波,為何會觸犯了穆斯林的敏感禁忌?
書店訪視員最大問題並非「堅持不買書」,而是不明白獨立書店對文化傳承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