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員工去新創公司上班 日本育才有心招 鼓勵越境學習

送員工去新創公司上班 日本育才有心招 鼓勵越境學習
送員工去新創公司上班 日本育才有心招 鼓勵越境學習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隨著各國在防疫措施上的鬆綁,全球經濟活動逐漸回歸正軌。然而,歷經2年的疫情衝擊,各國的經濟社會、企業職場環境,紛紛發展出與之前不同的面貌。以日本為例,在COVID-19的影響下,利用數位科技進行遠距辦公成為「新常態」;並由此衍生出許多新創企業、員工課題(如:數位系統與人才的不足、企業內部流程的僵硬、工作壓力加重等)。另一方面,數位變革所帶來的新需求,包括系統、商品與服務,也催生出日本政府對於「創新人才」(Innovative Talents)的重視。

同時日本政府也必須仰賴企業創新人才,引領日本經濟突破長期低於2%的成長率困境。在日本經濟、企業面臨全新環境之際,被期望可打破困境的創新人才,或多或少都具備下列重要特質。

1.多元的興趣與視野:擁有對未知挑戰的熱忱,可透過多方的工作與學習經驗俯瞰各種創新的可能。

2.看透課題本質的解析力:能蒐集動態資訊,並借助大數據分析技巧理解課題本質,進一步發掘市場利基。

3.具包容性的溝通與協調能力:能將創意轉換成商品或服務,透過傳達與說服的技巧,取得相關部門的支持,以及團隊成員的信賴。

創新人才政策 改革職場文化

何謂創新人才?創新人才是指在企業經營領域中,主導與參與新技術系統、服務、商業模式與價值的開創,並可在思維與行動上因應各種新變化的企業人才。新創人才原本是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課題,也是企業提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將創新人才的培育提昇至政策的領域,除提昇日本企業競爭力之外,日本政府也將其視為因應下列2項課題的重要措施。

1.經濟與市場的長期停滯。

2.勞動人口的快速下滑趨勢。

以2021年為例,日本勞動人口為6,860萬人,較2020年減少8萬人。對於日益迫切的創新人才需求,日本政府提出的政策因應方針有2大項。受到此一政策影響,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企業團體也著手進行變革。

1.引進外國白領技術人才:

日本政府透過鬆綁在留與永住資格的申請,以及放寬留學生就職工作的限制,吸引具專業技術的白領外國人才留在日本企業。

2.協助確保國內創新人才:

一方面在教育機構鼓勵跨域學習,培育多元人才;另一方面則是支持就業市場的變革,擴大具不同企業經驗者的就業市場空間。

為了培育、留住創新人才,日本企業開始理解必須做出下列調整。首先,強化對市場環境變化與時代潮流的敏感度。其目的是要時時審視企業在市場的定位,思考企業的創新需求。其次,在職場建構良好的溝通環境。其目的是把創新的需求滲透至企業組織當中,並透過溝通平台整合創新所需的資源。最後,培養適切的風險判斷能力。創新雖然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但創新經常伴隨著風險,必須具備適切的風險判斷能力,才能為企業創造合理的利益。

社內副業制度 鼓勵員工兼職

其中,日本政府以「勞動改革實行計畫」為依據推動的「推進兼業與副業」,成為企業與社會關注的重點。對政府來說,兼業與副業的推進可活化勞動市場;對企業來說,透過此一措施可引進不同領域的資訊,培育與獲取多元專長的人才;對員工而言,在進行兼業與副業的過程,既可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術,亦可增加工作收入。

然而,在實際的推動過程中,傳統的日本企業依舊對於員工兼業或從事副業,抱持著否定與疑慮的態度。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工匠精神與職人思維的影響下,日本企業長期以來讚揚極致鑽研技術與服務的專業者,認為兼業或副業違反此一專業至上的工作態度。此外,日本企業也擔心,員工從事的兼業或副業,不僅無助於其在本業的精進,反而會有洩漏公司重要資訊的可能。

即便如此,部分企業集團開始進行組織變革,規劃「社內副業制度」,允許集團員工在維持所屬部門歸屬的情況下,申請至集團其他公司、部門工作。過去以來,此一內部職務的調整被視為1種剛性的規定,通常與獎勵(升遷)與懲罰(左遷)有關。但KDDI、Panasonic等大公司推動的「社內副業制度」,則是以彈性的方式允許員工參與集團內的不同職務。例如:KDDI同意員工可將每日工作時間的20%,用以處理其他部門的工作業務;Panasonic則是設定期限(1個月以上,1年以內)與部門副業人數比例(50%為上限),鼓勵員工轉至其他部門從事不同的工作項目。

越境學習 送員工去新創上班

除了社內副業制度之外,部分企業也開始與友好企業或供應鏈企業合作,推動「越境學習」。越境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轉至完全不同的企業、學習完全不同的技能、處理完全不同的業務,進而形成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不過,尋找合適的對口企業,以及媒合具有越境學習意願的員工,增加了企業人事部門的業務,降低了許多企業推動「越境學習」的動力。由此,衍生出媒合越境學習的創新服務。

舉例來說,en Factory提供「複業留學制度」,以2個月為期,為日本企業仲介合適的越境學習對象企業。工作內容分為可賺取外快的複業(斜槓),以及以學習技能為主的研習。其中,鼓勵越境學習的企業通常是歷史悠久的大型企業,而接受越境學習的企業,則以中小型的新創企業為主。例如:花王公司就曾透過此一「複業留學制度」,將儲備幹部派至新創企業,除了體驗新創企業的職場文化之外,也透過現場事務的處理,學習如何運作數位系統解決企業問題。東海東京金融集團也是利用此一制度,促進員工在專業之外的動機、歸屬、意願等心理面向的人格強化(Human Enhancement)。

值得注意的是,判斷越境學習是否順利培育創新人才的基準,是該越境學習者能否順利突破「2次越境」的障礙。第一次的越境障礙:是走出所屬企業進入到新的企業時,面臨到企業文化與職場氛圍的差異;如何調適此一「有經驗的新人」身分,與新的工作夥伴互動,是1大挑戰。第二次的越境障礙:是回到所屬企業時,產生的1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違和感;特別是當越境學習者想把外部的經驗套用至所屬公司,藉以改善職場環境或工作流程之際,可能會遭受原企業單位同事的異樣眼光。

上述的政府政策與企業思維,其目的就是為了培育能肩負未來日本經濟擺脫困境,進而持續發展的創新人才。以此觀之,後疫情時代日本企業所尋求的員工圖像,將不再是傳統的由上而下、按部就班、唯命是從、只懂單一專業的企業戰士;而是能夠橫向聯繫、樂於挑戰、主動積極、具備多元技能的越境學習者。(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2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