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黑白人生! 「食樂小組」讓腦中風不再是終點

醫師表示,中風後的積極治療可以大幅減緩肢體痙攣導致的失能風險。(圖:奇美醫院提供)
醫師表示,中風後的積極治療可以大幅減緩肢體痙攣導致的失能風險。(圖:奇美醫院提供)

臺灣每年新增3萬名中風病人,是導致成人殘障失能的主因之一,而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因中風後腦細胞受損導致無法控制肌肉,而增加失能嚴重度。醫師指出,若能在中風初期就透過積極復健和藥物治療介入,既避免肢體痙攣進展至失能,也能提早恢復肢體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舉例說明,70歲陳先生,被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雖及時就醫病情有效控制,中風後接受相關復健療程,但進食或喝水常有嗆咳、吞嚥困難現象,返家後仍用鼻胃管灌食。患者之後因右側肢體緊繃、疼痛無法復健,導致復原不如預期,頻增家人照顧壓力。

醫師診察發現,陳先生吞嚥困難及右側肢體痙攣等中風後遺症,評估結果顯示吞嚥咽喉期肌肉活動及會厭軟骨關閉氣管不協調,導致吃東西時容易嗆咳,影響平時服藥治療和足夠營養攝取;四肢力量及張力評估發現右上肢肢體痙攣,影響上肢伸直及抓握能力,導致其不能自行使用湯匙等器具進食。

於是建議患者在吞嚥困難部分進行吞嚥咽喉能力訓練,並改善餐食質地及水分黏稠度,此後,吞嚥功能逐漸好轉,能吃到更多的口味食物。同時,局部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減少右側肢體痙攣程度,上肢屈肌肌張力下降,上肢活動度更好,可以接受更高強度的復健,疼痛因此獲得改善。

謝孟倉提醒,中風後吞嚥困難在急性中風病人中的發生率頗高,而早期吞嚥訓練介入可以減少25%的吞嚥困難,同時減少8成以上吸入性肺炎發生機會。奇美醫院「食樂小組」針對吞嚥障礙病人給予妥善吞嚥評估、進食訓練及營養質地調整,服務對象涵蓋急性中風病人至亞急性追蹤及慢性居家長照病人。(陳婉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