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外交官3】李大維外長任期內手機不離身 「半夜來電通常都是壞消息」
撐過低潮,往往便是反轉。自加拿大回台2年後,李大維被派駐澳洲;再2年,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有人推薦李大維出任蔡英文的外交部長,民進黨內部卻有人認為他的國民黨色彩過重,此時,純綠血統、當年接下李大維駐美職缺的吳釗燮說話了:「除了我本人,沒有人比李大維更適合擔任外交部長。」
但,台灣的外交部長從來都不好當。民進黨執政,中國加大打擊力道,李大維回憶,那幾年別說手機從不關機,即使睡覺,手機永遠放在觸手可及位置,「隨時都可能有電話,而且(半夜的)那種電話通常都是壞消息。」
例如2017年巴拿馬斷交,「我接到電話是深夜12點半,趕快進辦公室一直待到早上,跟總統報告應變方案,9點鐘開記者會,開完跟總統再開第2個會。」曾任駐巴拿馬大使、時任外交部政務次長的劉德立則回憶,那夜,知道大勢已去時,他打給李大維,2人夜半赴外交部商討,「不管任何大事,他都能很沉穩地分析,臨危不亂。」
外交職涯 見證歷史轉折點
李大維說,在台灣當外交官,注定是辛苦的工作,「並不是一個很有成就感、令人羨慕的工作,因為我們的外交處境是那麼艱難,做事情基本上是事倍功半。」
那些年,也恰是中國在全球影響力達到巔峰的時刻。回顧李大維的外交官生涯,幾乎見證了台灣國際地位的幾個轉折點,他大學讀政治系時,恰逢一連串斷交骨牌,當時美、蘇冷戰正烈,美國得拉攏中國以抗蘇聯;2004年他出任駐美代表,蘇聯已瓦解,美國卻打起中東戰爭,只得繼續安撫中國,正逢全球化與低關稅的中國,快速崛起。到了李大維任外交部長的2016年,中國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國皆不敢輕易攖其鋒,台灣雪上加霜。
但誰又料得到,物極必反。2016年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不到2年,反轉的時刻忽然就來臨,美中關稅貿易戰開打,全球化變成逆全球化,國際步入「新冷戰」,美、蘇對抗改為美、中對抗,以遏制中國對外擴張的企圖。地緣政治等多重考量下,台灣重要了起來。
李大維也在2018年轉任國安會祕書長。外交與國安,都離不開戰略,「我對戰略一直很有興趣,讀國際關係也不可能不了解戰略,所以我花很多時間讀戰略、戰史,像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李德哈特的《間接戰略》…。」
一晃多年,他後來轉任海基會董事長、總統府祕書長,直到今年6月退休。此時,全球情勢早已與2016年截然不同。
對於此次美國大選,李大維這樣看:「外交啊,要看趨勢,順風還是逆風,順風做什麼事情就事半功倍,逆風就是事倍功半。基本上現在台灣算處於順風,美國兩黨大概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挺台灣,對於中國大陸會比較小心。」他說,美、中二國處於戰略競爭的態勢,短期內不太會改變。
退休後,他說,應好友、大豐有線電視創辦人戴永輝之邀,擔任「大大數位慈善基金會」名譽董事長,從事公益相關活動。即使不再從事緊繃的國安或外交工作,他至今每天看3份報紙外加一份《紐約時報》。他又聊到,最近在讀《邱吉爾傳》,「邱吉爾也是英國皇家軍官學院畢業的,他是軍人出身,當到中校。」
他又說,英國國王在正式場合都穿軍裝,「查理斯王子都穿軍裝,威廉王子也是海軍,英國是大海軍主義,當年靠海軍才變成帝國,所以英國海軍一直很強。」聊到軍事,即使採訪已近結束,他依舊興致盎然,那份年少時對國家與軍事的熱情,至今仍在吧。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一鏡到底】逆風外交官 李大維
【逆風外交官1】李大維本想從軍 後來卻當到外交部長
【逆風外交官2】紅酒與金門陳高 都是李大維的外交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