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共買通台灣媒體的目的

中共對台灣媒體的滲透,其主要目的是影響台灣內部輿論及政治社會情勢,進而削弱台灣媒體自主的能力。(示意圖:AI合成)
中共對台灣媒體的滲透,其主要目的是影響台灣內部輿論及政治社會情勢,進而削弱台灣媒體自主的能力。(示意圖:AI合成)


據傳中共透過駐台的中國記者對台灣媒體進行監控,引起國內輿論關注。相關消息指出,某電視台因為接受來自中方的商業利益,被要求政論節目製作必須配合中共指示,從節目主題設定、來賓觀點到製播過程,都受到監控,甚至還有中國媒體的工作人員親臨盯場;當然,被影射的電視台否認,表示傳聞是純屬杜撰,同時國台辦也隨後反駁這是造謠的假新聞。必須說,會讓國台辦急著回應,顯示事有蹊蹺,主觀上或許難有確切的證據,畢竟被傳是盯哨者的中共官媒新華社記者早已離台,但客觀來看,恐怕這只是中共控制台灣媒體的冰山一角,無論就動機或可能採取的手段,操控台灣媒體是中共對台工作的一部分,不只合乎中國利益,也輕而易舉。

商業利益買通台灣媒體 中共在台佈建傳聲筒

控制台灣媒體是中共對台「三戰」(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的一環,尤其是在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台灣,媒體是民主監督的第四權,一方面有助於社會大眾掌握公共事務,另一方面可以引領社會輿論,這在民主國家是稀鬆平常的狀態,但同時也成了專制政權進行滲透的機會。事實上,中共也透過各種管道拉攏台灣媒體的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將媒體視為輿論統戰的對象,不但大動作舉辦媒體交流活動,更藉由各種管道來建立合作關係,尤其媒體有生存及競爭的壓力,讓中共有了採取利誘手段的機會,這在數位網路的時代,「買通」具社會影響力的個人或平台來帶風向,讓中共的滲透力更強、更深入,反正「有錢能使鬼推磨」,藉此打造中共在台傳聲筒的協力者。

媒體對中共而言,是專制統治的工具,所以在中國沒有獨立媒體,更無獨立記者,所有能在中國境內的新聞報導,必然受到控制與特許,只有「新聞聯播」。當然各種公共議題的媒體節目也都必須遵照「黨的領導與指示」,沒有所謂的媒體自主、新聞自由,一旦踰越了政治紅線,輕則被屏蔽、重則恐怕「被消失」;從中共的極權思維及專制經驗來看,要對台促統、促融,不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而是要想辦法寄生台灣媒體,因為一旦將台灣媒體染紅之後,就可以營造出符合中國立場的聲量,表面上看似呈現多元意見的一面,但實質的作用在於製造台灣輿論衝突,尤其是削弱台灣民選政府的社會信任,台灣內部矛盾有利於中共分化台灣社會與擴大政治對立。

中共對台滲透 就是要製造台灣內部矛盾

事實上,中共滲透台灣媒體也不是近期才有,過去不乏有台灣政治人物、學者專家參與中國製作的政論節目,中共利用兩岸媒體交流,派駐在台的中國記者假借新聞工作之名來製播政論節目,參與討論的台灣人士所提出的論點,不但偏離台灣主流民意,更多的是配合歌頌中國發展,以及支持中共的對台立場。不過,過去這些大多是中共用來「大內宣」,目的是要向中國社會展現中共對台政策的成效,進而混淆中國民眾誤以為台灣的親中勢力龐大;而中共對台灣媒體的滲透,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影響台灣內部輿論及政治社會情勢,進而削弱台灣媒體自主的能力,可以想像的是,公共媒體環境下的從業者都自甘墮落了,中共當然也覬覦著數位網路上的自媒體和網紅。

持平而論,台灣當然要對自己的民主自由有信心,但不能過度自負而沒有警覺,因為中共並不會因為事跡敗露而收手,反而會更精進對台的各種滲透行為,習近平是毛澤東的追隨者,一心想成為統治中國的強人,他必然拜讀、信仰著《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尤其是對台的策略思維上,勢必要擴大台灣內部的「兩大矛盾」,一是「敵我之間的矛盾」,二是「人民內部的矛盾」,前者透過台灣立法院的在野勢力,國會擴權成了專政的代替品,同時也可以視為愛國統一力量,後者從滲透台灣媒體來影響台灣輿論,讓台灣陷入「團結、批評、再團結、再批評」的惡性循環中,見縫插針來尋找更多的在台代理人,以及厚實扎根在台勢力,這也是當前中共強調兩岸融合的一個策略,台灣必須加以防範,相關單位有責任揭露那些拿人手短、替中共辦事的情事,以提高國人的辨識能力和危機意識。

作者》吳瑟致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海基會無給職顧問。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北生活的種種瑣碎與美好
反駁中國官媒插手台灣政論節目 國台辦稱假新聞
中國記者介入台灣政論節目 陸委會:會與文化部一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