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臺灣政治新局:三黨支持者怎麼看自己和對方?

「為什麼年輕人都支持柯文哲?」今年大選前,在大學學區做生意的國民黨支持者羅美淑(化名),罕見地跟附近的店家聊起政治。做生意的店家通常以和為貴,很少談政治,但無論是上門的客人、自己家的孩子,柯文哲都變成了他們共同的話題,「對面小吃店老闆,還要給他兒子 5000 元,叫他去投侯友宜。後來發現,我兒子也支持柯文哲⋯⋯我問為什麼,他只說欣賞他。」

同樣的疑惑也發生在年輕世代。今年 30 多歲的泛綠支持者余靜妍(化名),在大選前看著社群軟體異常地焦慮。她看到很多跟自己同齡的人,平常不聊政治,卻在投票前幾天突然表態支持柯文哲。她說:「如果是小我一點的人,我還可以用世代差異去解釋,但這些人跟我同樣年紀、在同樣的環境下長大,為什麼做出這種選擇?」

今年年初的總統大選是少見的三方對抗,即使最後由民進黨賴清德贏下總統大位,總統敗選的台灣民眾黨在國會選舉以 8 席成為關鍵少數,藍綠傳統大黨席次皆沒有過半,為臺灣的政黨政治帶來新局。

但選後 9 個月以來,民眾黨支持度一路下滑,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民眾黨從選後支持度 22.5% 掉到 12%,黨主席柯文哲身陷爭議。但換個角度看,民眾黨仍有 12% 的支持度,以同一個單位過去的民調來看,算是回到民眾黨創黨前三年的平均值。同一份民調也顯示,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認為柯文哲沒有獲得司法公平審理。

明明是同一個事件,不同政黨的支持者看待的角度完全不同。我們嘗試從三個主要政黨支持者的討論中暸解彼此的異同,更實際採訪 11 個不同政黨的支持者,發現三黨的支持者都不明白,為什麼對方不理解自己支持的價值⋯⋯

我們收集三個主要政黨支持者在 Facebook 社團中的文章,分析他們是怎麼看待自己支持的政黨。民眾黨支持者在選後有許多安慰彼此、互相鼓勵的文章,對自己的政黨有最多正向的形容。

而從共通詞彙可以看到,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政黨被抹黑,覺得支持政黨的行為是堅持且令人感動的。

但這些共通詞彙也有一些政黨差異。例如民進黨、民眾黨的支持者,都認為自己是勇敢、善良、認真。

國民黨、民眾黨的支持者,則更在意公平正義,也在國會改革的戰場上合作;藍、綠稱呼自己時則幾乎沒有共通點。

他們又是怎麼看其他政黨?國民黨的砲火主要集中在民進黨,兩黨的共通點只有「無信」一詞。他們認為民進黨貪腐、能源政策錯誤,而「囂張」、「雙標」、「造謠抹黑」、「政治操作」、「輸不起」、「意識形態」等批評,記者採訪時也實際從受訪者口中聽到。

相較之下,國民黨對民眾黨的負面評價不多,主要是來自藍白合未成功之後,國民黨支持者對民眾黨失去了信任。故選舉完後,「欺騙」、「詐騙」形象仍揮之不去,後來柯文哲陷入爭議時,社團中也常見對柯文哲的嘲諷。

民進黨對藍、白兩黨則有較多的共通詞彙,批評也都很多。

民進黨支持者在「立法院長選舉」、「國會改革」時,常將「藍白」放在一起罵,他們也形容對方是出賣台灣的政黨,所以會有很多親中、舔共的字眼。

民眾黨對其他兩黨的批評,主要集中在民進黨,且兩黨共通的詞彙也很多,這代表他們心中的國民黨,是跟「藍綠」概括在一起的傳統政治。實際採訪時,許多支持者都提到因為厭倦藍綠對決才選擇支持民眾黨。

對民眾黨支持者來說,「兩黨一樣爛」是最常見的批評。在他們心中,這兩黨都「貪污腐敗」、「操控媒體」,並經常「造謠」、「抹黑」,「霸凌」柯文哲,是他們想要推倒的「高牆」。

我們更進一步分析三黨支持者熱議的事件,以留言數(視為討論較熱烈的指標)為基準,整體的趨勢大致分成三個事件。分別是選舉後、國會改革、和柯文哲身陷的政治獻金申報瑕疵及京華城爭議。

這些事件似乎也影響到政黨支持度。選舉前,民眾黨的支持度一度超越兩大黨,台灣民意基金會認為是「藍白合」之後的紅利;但從在選舉過後,民眾黨民調一路下滑,9 月時剩下 12%。

5 月的國會改革爭議之後,藍、白兩黨支持度回升,而鄭文燦涉貪的事件也重創民進黨支持度。但影響持續不久,民進黨支持度還是穩定上升。

雖然民調顯示選後民進黨的支持度上升,兩黨皆未過半的國會似乎也未能打開新局,首個會期的國會改革帶來暴力和抗議,還待由大法官釋憲來解決;第二會期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目前三黨也都沒有共識。

從優勢變劣勢  民進黨面臨政治挑戰

民進黨並不是第一次面對朝小野大的執政難題。2000 年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臺灣迎來政黨輪替,但無論是總統、還是國會,都是在野勢力比執政黨大:總統選舉中,分裂的泛藍陣營宋楚瑜與連戰兩個候選人的票相加將近六成;2002 年和 2005 年的立法院,民進黨雖然取得多數席次,但都沒有過半。這樣的劣勢在 2014 年第一次出現轉變。

以深入臺灣政治田野著名的日本政治學家小笠原欣幸提到,2014 年的太陽花運動和地方選舉,民進黨迎來具相對優勢的時代,即使非民進黨勢力全部團結,也比不過民進黨,讓民進黨連續贏得 2016 年和 2020 年的總統選舉。

而今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失去了過去 10 年的優勢:賴清德只獲得 40% 的選票,在野黨的總統票數相加超越了民進黨;國會不但沒有任何一黨過半,民進黨還是相對少數。小笠原欣幸認為,民進黨失去優勢的原因,包含臺灣認同意識的普遍化、柯文哲的影響,以及民進黨自身的問題。

政治工作者薛呈懿也提到,由於選舉期間,執政黨有望連任,就招來瘋狂猛攻,「炸到大家都覺得執政黨做很差、很可惡、又換不掉」,選舉結果的確「沒換掉」,這些政治攻防就成為民間觀察這些政黨的基礎,對執政黨的厭惡則繼續累積⋯⋯

完整報導、3 事件分析、11 位不同政黨支持者訪談請見 READr 報導:「透視臺灣政治新局:5 萬篇社群文章裡三黨支持者的價值與對話」。

更多鏡週刊報導
2024 立委觀戰指南系列 6:跳脫藍綠?這些地區的選民更願意接受小黨
三黨鼎立新國會:過去提案與新科立委政見交集,聚焦學校午餐、吹哨者、外送員法案
2024 立委觀戰指南系列 3:艱困選區改採「禮讓策略」?地方「藍白合」、泛綠組「民主大聯盟」攜手合作小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