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吃對了,營養等同一顆蛋!營養師:蛋白質食物順序這樣吃更健康!


【李芸報導】日前因禽流感、天候不佳、原物料上漲,國內一度爆出缺蛋潮,蛋價也上漲到歷史高點;許多民眾擔心若沒有天天吃蛋,恐缺少一大營養來源。其實,多種食材皆富含蛋白質,如豆類、魚類海鮮類以及肉類​​,不是非蛋不可!營養師表示,一杯豆漿或三湯匙的毛豆,富含的蛋白質跟一顆蛋一樣,同時還可補充膳食纖維,好處多多!此外,吃對蛋白質的順序更重要,建議蛋白質攝取順序為:豆類>魚/海鮮>蛋>肉。

別擔心沒蛋吃!這些食物也能補營養

小小一顆雞蛋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也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卵磷脂。不過,這些不同的營養素,分別都可以由以下食材取代:

1. 蛋白質

營養師許育禎在臉書上指出,蛋白質對人體運作非常重要,體內所有器官、組織、細胞都須要蛋白質來建構;當身體受傷、生病,也需要蛋白質幫助修復。營養師程涵宇也在臉書貼文中提到,1顆雞蛋含有7克蛋白質,等於營養學中的「一份」,也相當於下列食物的蛋白質含量:

  • 1杯豆漿(190ml)

  • 3湯匙毛豆

  • 半盒豆腐

  • 1.3片小方豆乾

  • 3隻白蝦

  • 6個大文蛤

  • 8個蚵仔

  • 30g雞胸肉

  • 35g豬/牛肉

  • 1/2手掌心肉類

程涵宇營養師建議,攝取蛋白質可以優先選擇豆類,並以「豆、魚、蛋、肉」的順位挑選。他說明,豆類屬於低脂、低熱量的植物蛋白,而且豆乾、板豆腐含有豐富的鈣質,毛豆則含有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高,很適合正在增肌減脂、需要大量蛋白質的族群。

另外,魚類含有豐富的EPA及DHA,能保養眼睛、心血管;肉類則含有完整的胺基酸、維生素B12,都是補充蛋白質很好的選擇。


2. 維生素

雞蛋中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這些營養素是維持體內正常運作的重要推手,雖然需要的份量不大,一旦缺乏卻會引起許多嚴重後果。許育禎營養師說明,雞蛋的維生素多存在於蛋黃當中,包括維生素B12、維生素E、維生素D、維生素A、葉酸等,這些維生素也能從下列食物中補充:

  • 維生素B12:海帶、紫菜、菇類、乳製品、豬肉、牛肉。

  • 維生素E:各式植物油、酪梨、堅果類、深綠色蔬菜。

  • 維生素D:深海魚、乳製品、香菇、豬肝、黑木耳。

  • 維生素A:動物肝臟、地瓜、紅蘿蔔、菠菜、空心菜、油菜、南瓜等橘紅色食物中。

  • 葉酸:深綠色蔬菜、水果、堅果、動物肝臟。

3. 礦物質

雞蛋富含的礦物質包括鉀、鈣、鎂、鐵、鋅,分別可由下列食物取得:

  • 鉀:各式蔬菜、水果,例如菠菜、空心菜、牛蒡、香蕉、釋迦等。

  • 鈣:乳製品、黑芝麻、柑橘類水果、海帶、紫菜、蝦米。

  • 鎂:堅果類、全穀類(燕麥、藜麥、蕎麥等)、黑巧克力、香蕉、深綠色蔬菜、酪梨等食材。

  • 鐵:豬、牛、羊肉、腰果、花生、芝麻、菠菜、紅豆、木耳、糙米、燕麥等。

  • 鋅:帶殼海鮮(例如牡蠣、蝦子)、動物肝臟、紅肉、堅果類、乳製品。

4. 卵磷脂

許育禎營養師指出,蛋黃中富含的卵磷脂對身體有極大好處,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幫助膽固醇代謝,還有預防失智症、幫助胎兒和孩童腦部發展等好處。除了雞蛋,富含卵磷脂的食材還包括:

  • 黃豆

  • 黃豆製品(豆腐、豆乾、豆漿等)

  • 牛奶

  • 小麥胚芽

  • 肉類

  • 花生

蛋之外的推薦補法!外食族、老人可以這樣吃

針對不同族群,營養師為其量身打造取代蛋的料理方法。營養師曾曉珊曾在IG上建議,對於自己備餐、煮飯的族群,可以多購買營養豐富的傳統豆腐,或是以蝦仁、豬里肌代換;針對咀嚼能力較退化的高齡族群,則可以多吃嫩豆腐、喝濃豆漿,補充黃豆裡的營養素;外食族群則可以購買超商的豆漿、雞胸肉即時包,或是點一份滷味豆乾來吃。

如果還是想吃蛋,也可以購買市面上現成的蛋料理。營養師楊斯涵在臉書上推薦,在意熱量的增肌、減脂族群,可以優先選擇「茶碗蒸」,由於茶碗蒸的製作過程會加入水、高湯,因此熱量較低,其次可以選擇溫泉蛋、茶葉蛋;如果不想攝取代多鈉、避免血壓升高,則可以選擇調味較少的荷包蛋、水煮蛋,或是取得較方便的茶碗蒸、茶葉蛋。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豆腐、毛豆…數量吃對,營養等同一顆蛋!營養師:蛋白質食物順序這樣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