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產業政策!新北不需依附台北還要超越台北 林佳龍:新北要當首都圈樞紐城市

林佳龍喊出新北大翻新,要讓新北跳脫無法超越台北的觀念,並跳脫需要依附台北才能發展的心態,來面向全世界。(圖片來源/FB@林佳龍)

副總統、新北市競選團隊榮譽主委賴清德19日第4度為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輔選站台,兩人在賴清德的故鄉萬里合體。

賴清德呼籲萬里鄉親,「以疼惜清德的心情,一起栽培林佳龍」,要讓林佳龍在萬里區成為新北所有選區中,拿到最好的選票表現。

賴清德點出林佳龍與其他新北市長候選人的差別

賴清德表示,萬里離市政中心遠,歷屆新北市長選舉時,通常不會特別提出規劃,但國道3號延伸到金山、萬里方案,是林佳龍擔任交通部長時,就全力配合協助,選前更提出完整的發展藍圖,希望選出知道萬里的需要,也關心大家的市長照顧大家,生活才會好。

林佳龍則表示,萬里、金山行程是29個行政區最後一塊拼圖,新北大翻新就是要做到城鄉均衡發展,他當選上任後將在北海道打造一套完全的自行車道,並在核電廠退役後,結合藍色公路、中角灣國際衝浪基地等,北海岸和東北角是未來台灣最好的首都觀光旅遊點。

(更多新聞:人物專訪1》選新北市60天已提一百條政見 林佳龍首揭心目中「台灣新都」藍圖)

新北不是台北的衛星城市,要當首都圈的樞紐城市

每走訪一個行政區,林佳龍總能侃侃而談在「新北大翻新」下對當地的產業規劃,因為他相信地方可以有產業政策,而且地方政府可以扮演中央部會協調角色,新北市應擺脫過去依賴台北發展的模式,轉身直接接軌國際,新北不是台北的衛星城市,要當首都圈的樞紐城市。

林佳龍從國土規劃的角度思考,新北市位居面對國際的台北海空雙港重要門戶,強調必須要有產業發展,才有就業機會,人有了工作,好的薪資,就可以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於是,林佳龍盤點新北市可以有1000公頃新增產業園區,提出六星產業區規劃,他要翻轉軸線,面向國際。

他指出,擁有400萬人口的新北市,是北北基桃台北首都圈中,唯一與其他首都城市都相連結的核心城市,具有軸承轉動的雙北雙引擎、雙蛋黃、雙子星的重要戰略位置。

林佳龍認為,新北市的發展座標要翻轉,從面對二點鐘方向的台北市的衛星城市,要轉向改變原點,面對十一點鐘的海空雙港,讓林口與八里成為貨出去人進來的門戶,讓蘆洲、五股、泰山、新莊構築的溪北產業走廊成為新北最重要的產業基地,以智慧、創新、科技、環境為主的科技產業,串聯鶯歌、樹林、土城、中和的產業園區,讓新北產業大發展。

賴清德第四度幫林佳龍站台,這次他們在賴副總統的故鄉萬里合體。(圖片來源/FB@林佳龍)

林佳龍批:新北市府不夠積極,所以產業發展慢

他也說明,產業政策、招商,還有排除投資障礙,不是等同的觀念。林佳龍指出,市長侯友宜說自己很拚招商與排除投資障礙,但那是業者設定好框架,政府才來提供協助。「這當然也重要,但產業政策是指首長看得到到這些產業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甚麼新的形態,然後超前部屬,很多政策工具在中央政府身上,要積極去爭取等,這才是產業政策。」

林佳龍批評,目前新北市政府心態不夠積極,所以慢。當年他在台中,嗅到機械業未來的趨勢是結合資訊電子軟硬體,以及光學等機光電資整合,所以他去爭取智慧機械之都在台中,去爭取數億元的國家預算建置示範場域,甚至派經發局長去跟總統獻策,成為蔡總統2016「五加二創新產業」起草與發表人。

「雖然大部分工具在中央,但地方的確也有政策工具」林佳龍說,開發園區可以設定引進產業類別,可以主導都市與非都市土地的規畫與運用,有導入智慧與綠能的給予獎勵,促進市場擴大。此外,在人才培育上,還可以,媒合市内的大學甚至國教系統開辦產業人才專班,過去他在台中神岡與大甲就有辦過機械加工相關技職人才培育。

提出六星產業區規劃的林佳龍,對於每個一行政區發展瞭若指掌。(攝影/林聖凱)

在財務方面,雖然地方政府能量有限,但創櫃板的輔導,SBIR(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的議題設定,中小企業貸款在某些領域可以加分等,都是產業政策。

林佳龍表示,台中早在2016年開始陸續通過實施產業發展自治條例,台中市產業發展基金收支保管與運用辦法,以及台中市補助及獎勵企業投資實施辦法等產業三法,但國民黨執政超過16年的新北市,侯友宜擔任副市長與市長的12年間都沒做,直到最近才做,就是不覺得自己可以有角色。

(更多新聞:人物專訪2》林佳龍大解密 蔡英文那天只用一句話說動他選新北)

人家要做新北也要做,但實際上做不到

至於目前新北市政府產業上有哪些應該興革的工作?林佳龍直指,「沒有首都圈的概念,感覺人家要做的,新北也要做,但事實上做不到。」

他舉例,新莊板橋要做金融科技,但主管機關在台北,各大金控總部也在台北,而且而且實務上,換一個地方就要變國稅主管機關,等於之前的溝通重來。

林佳龍認為,如果深思熟慮,就會知道新北要發展金融科技,但金融不會搬還是要跟台北合作,但科技可以好好發展,把其中的雲端資料中心與資安產業發展起來,金融科技的科技部分就會有基礎,科技業者就會來,「但新北市只把金融科技四個字當作一個口號,以為在寫施政報告,去議會報告,喊喊就會成真,這不是產業政策。」

於是關於板橋與新莊,也是六星產業區規劃的其中一顆星,林佳龍提出,智慧建築與智慧生活,板橋與新莊有很多的總部、新大樓,應該獎勵多導入智慧科技,做空間的垂直整合與管理,他說,這種智慧科技應用一多,對資安跟資料庫的需求就強,就容易延伸到別的領域,金融業只是一個應用而已,到時候再用相關辦法提供金融科技創新的業者額外的誘因,就會水到渠成。

(更多新聞: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林佳龍:台灣最缺人才 資金不缺但需要鬆綁)

林佳龍自認與侯友宜最大的差別是「這個」

另外,林佳龍也質疑,侯友宜在議會的施政報告中稱八里、林口、淡水要發展智慧製造,但新北的金屬零件加工廠、電子資訊組裝廠,與塑膠橡膠等射出成型的產業都不是主要在這三個行政區,「所以我不曉得到底是誰不了解新北。」

他指出,新北製造的大本營在大漢溪沿岸,特別是以南的中和、土城、樹林、三峽、鶯歌,而被侯友宜從塭仔圳趕出來的小型加工廠,也不可能會跑到林口淡水去製造,反而是大柑園要提前開發,因為那裡比較有可能吸納,而且樹林機械業比較強,才能夠做傳產智慧製造。

最後,林佳龍說,一個把首都包在裡面的新北市要做軸承,倉儲與運輸等物流業,當然也是發展重點,但侯友宜團隊大部分講的都是製造業,對物流業沒有想法,而他的六星產業區規劃,智慧倉儲物流不但在汐止瑞芳看到機會,在林口看到機會,在台北港周邊看到機會。

「這也是我跟侯最大的區別之處,就是產業層面廣,而且有首都圈的概念。」林佳龍說。

那麼何來新北大翻新?他說,首先,新北市必須先跳脫無法超越台北市的觀念,以「大」格局來引領首都圈;其次,新北市還需要跳脫必須依附台北市才能發展的心態,要「翻」轉身來,重新定位新北發展原點與發展軸線,面向全世界;不僅如此,新北市更需要國土規劃的廣域治理思維、具備國際視野擁有科技智慧數位治理經驗的新市長,用「新」的市政願景來創造新北成為新的台北,讓新北成為在地人的好所在,出外人的新故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中共20大》解讀習近平談話 安全鬥爭大量取代經濟開放 中國難脱經濟困境
當年烏克蘭一廢除徵兵普丁就開戰… 歐洲重新擁抱徵兵制 這兩國女生也得服兵役
美國房貸利率直逼7% 市場拋售房產金融商品 2008年次貸風暴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