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回落 市場預測軟著陸可能性高

美國勞工部12日發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整體指標漲幅低於預期,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同日指通膨數據「鼓舞人心」,但仍須更多證據才得以降息,路透分析,市場預測「軟著陸」可能性提升,美股走勢積極。

鮑爾會後表示,儘管通膨在下降,但聯準會仍需更多數字佐證物價壓力減弱,才會考慮降息。他強調,聯準會首要任務是穩定物價,確保通膨回落至2%目標。通膨數據提振市場情緒,會後美股主要指數表現積極。標普500上漲0.85%收於5421點,納斯達克上漲1.53%收於17608點,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僅道瓊指數小跌0.09%。2年期公債殖利率從4.885%走低至4.845%,美元指數劇烈震盪,13日上午小跌。

財富管理公司BMO Family Office首席投資長施萊夫(Carol Schleif)表示,因為通膨發展優於預期,且聯準會沒有意料外動作,她堅信經濟將在年底前保持強勁,同時也建議投資人適度調整配置,增加美股比重。

報導指出,美國5月CPI同比成長3.3%,較前值和預期值3.4%小幅下降;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後的5月核心CPI同比增長3.4%,低於預期3.5%,也低於前值3.6%,為2021年4月以來新低。數據顯示美國通膨正在減弱。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趨勢讓聯準會得以在不對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實現通膨目標。

報告發布後,業界紛紛表示最新CPI數據正是聯準會翹首以待的「降息依據」,幾乎篤定年內能降息2次,只降息1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多數分析師預測降息時機落在9月,但也有部分主張聯準會將等待11月美國大選後再採取行動。

人稱「聯準會傳聲筒」的財經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會後撰文評論,聯準會疫情前後多次誤判經濟數據,才對此次降息格外謹慎,彷彿對利率決策患上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但他也出言警告,等到聯準會建立足夠信心,屆時想避免衰退恐怕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