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帝王也被萌倒!漢文帝殉葬坑出土「2000年前貓熊骨骸」 考古學家曝原因

[FTNN新聞網]記者林兪彤/綜合報導

只會吃吃睡睡跟賣萌的貓熊,竟是古代帝王的陪葬品?中國考古團隊近日於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地區,在漢文帝霸陵西側的動物殉葬坑發掘過程中,出土一具2000多年前大貓熊骨骼。由於古書也曾記載,貓熊或在黃帝麾下與蚩尤打過仗,考古學家對此表示,古人抱持「事死如事生」的精神,漢文帝生前可能也被大熊萌倒,才選擇以牠作為陪葬。

漢文帝霸陵西側的動物殉葬坑發掘過程中,出土一具2000多年前大貓熊骨骼。(圖/微博)
漢文帝霸陵西側的動物殉葬坑發掘過程中,出土一具2000多年前大貓熊骨骼。(圖/微博)

據《陝視新聞》報導,該墓葬坑位於西安白鹿原,陝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胡松梅透露,這是一具完整的大貓熊骨骼,頭向帝陵,尾向西邊,這應該是秦嶺北坡的大貓熊,是首次在墓裡被發現。

這座墓葬坑距離漢文帝霸陵南方約2公里,為漢文帝劉恒母親薄太后的南陵。該區域出土一大批完整金銀器,還有一枚罕見帶文字器物,以及一處「地下苑囿」,裡面陪葬了許多珍禽異獸,並發現有大貓熊、金絲猴等「國寶級」動物的完整骨架。

古代對貓熊的稱呼為「食鐵獸」,貓熊或在黃帝麾下,與蚩尤打過仗。(圖/微博)
古代對貓熊的稱呼為「食鐵獸」,貓熊或在黃帝麾下,與蚩尤打過仗。(圖/微博)

考古研究助理朱晨露提到,《史記》記載「渭川千畝竹」,指當地竹葉繁茂,說明2000年前西安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大貓熊生活。另外,過去從未發現類似陪葬形式,首次出現動物殉葬坑,象徵著皇家陵園的地下苑囿,由於古人事死如事生,會按照先人生前的生活習慣,打造同樣的地下世界,可能漢文帝喜歡大貓熊,所以才讓牠跟著陪葬。

據了解,古代對貓熊的稱呼為「食鐵獸」,最早有關食鐵獸的記載是在晉朝郭璞注釋的《爾雅.釋獸》中,「似熊、小頭、痹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史記.五帝本紀》中野記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貓熊或在黃帝麾下,與蚩尤打過仗。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七夕收到催生簡訊!西安籲「賡續中華血脈」 網:己所不「育」勿施於人
史上最萌月亮!成都世大運開幕 當晚夜空巧現「熊貓抱月」
「是否檢測核廢水?」中國官方跳針回應 網諷:怕檢出來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