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世界 奮起台灣-- 人才篇 時間靈活自由 按量計酬 陸年輕人搶當「新藍領」

外送業者示意圖 (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外送業者示意圖 (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全台外送員人數相近於疫情前,增加了大約三倍多,大學生比例達到4成,而近年來對岸也因藍領與白領的薪酬收入差距逐漸縮小,年輕人更喜歡時間更靈活、按工作量獲取報酬,開始搶進當「新藍領」。

海基會交流雜誌「新藍領與專案職人崛起 兩岸青年就業新選擇」報導中指出,中國大陸7.47億就業人口中,藍領群體規模已達4億人,佔比超過53%,是勞動市場的主要力量。「新藍領」是指工作、生活在一、二線大城市,為城市日常運轉貢獻力量的基層工作者。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物流倉儲、飯店餐飲、交通運輸等服務消費相關行業的招聘職位數,年增長率分別達到30.4%、24.7%、16.9%。其他研究報告也指出,6成「新藍領」是全職就業群體,從業者以「90後」居多,他們追求收入和自由度,「多勞多得」的屬性獲得近7成外送員認同。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近7成藍領勞工月均薪資收入在人民幣5千元至8千元之間。從職業別來看,月嫂、貨車司機及外賣員的收入水準相對較高,依次為人民幣8,824元、7,641元以及6,803元。藍領越賺越多成為中國大陸新趨勢,2023年月均收入已達人民幣6,043元,是2012年的2.26倍。藍領與白領的薪酬差距逐漸縮小,2012年的平均月薪差額為人民幣3,755元,現已減為2,345元。

隨著時代發展與數位化轉型,擁有一技之長的藍領階級工作需求激增,勞動部次長王安邦指出,儘管薪資不錯,但台灣藍領的人力缺口仍難以補齊,他表示,很多製造業其實加上輪班一個月薪資可以有五萬,但還是找不到人,其中有一部分原因跟現在年輕人的職場選擇相關,因為年輕人不喜歡輪班加上製造業不能隨時使用手機,不管是高科技廠還是生產流水線,這點年輕人無法接受,取而代之,外送平台興起讓年輕人享受自己當老闆,可以享受隨心所欲的自由感,從職業別的選擇看得出來目前缺工挑戰也跟年輕世代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息息相關。

更多 TVBS 報導
外送市場邁向M型化 錢越來越難賺!歐美四大外送平台持續虧損中
藍領網紅崛起!正妹電工靠PO文「年收6百萬」 技專學生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