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世界 奮起台灣--人才篇 疫情後 66%台灣人渴望繼續遠距辦公 法規挑戰待克服

遠距辦公示意圖  (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遠距辦公示意圖 (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疫情後,你是回到辦公室上班?還是繼續維持遠距辦公呢?根據微軟報告,全球有高達73%的員工希望保有彈性遠距工作模式,台灣也有66%的員工認同,國科會研究報告指出,愛爾蘭等國家早在多年前就積極推動遠距工作,目的在於協助國家經濟轉型並實現永續發展,成果包括提高勞動參與率、吸引並留住人才、平衡區域發展、減輕住房壓力、改善工作生活平衡、增進家庭福祉、減少通勤時間及空污等,對經濟、社會和環境都有正面影響。

根據現有官方統計資料,目前台灣實際從事遠距工作的勞動人口比例仍不明確,國科會研究資料顯示,台灣現行法規卻未能為遠距工作提供明確的法源依據,在平等、健康安全、就業條件、離線權利、資料保護、員工培訓等領域,相關權利義務規範仍有不足之處,為因應工作模式的變革潮流,政府有必要在受僱者和雇主等領域進行系統性調查,收集最新的遠距工作勞動力數據,作為制定相關政策的基礎。國科會研究報告也點出,很早就推行遠距辦公的愛爾蘭證明了遠距工作有利於加速科技創新、數位轉型、環境永續、友善職場、公司治理及社會責任等優點。

對於彈性的辦公條件可以吸引人才這點,身為澳洲最大科技公司Atlassian大中華區負責人鐘冠智接受TVBS專訪時也直言,台灣職場普遍存在老闆不信任員工、員工自我要求低的問題。他所在的公司每年投入約百萬美元預算,專注於建立互信文化,包括打破階級隔閡、鼓勵員工相互關懷等,讓員工關係更加親近融洽,這有助於吸引優秀人才加入。鐘冠智認為,隨著"數位遊牧"時代的到來,遠距辦公已成為常態,遠距工作可能是吸引人才的一大誘因,他建議台灣雇主應有新思維,政府的相關法令也應更加彈性調整,與時俱進。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台灣如何留住並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將是一項重大課題。政府和企業都必須作出調整,包括提供彈性工作模式、合理薪酬、互信文化等,才能在國際人才競爭中勝出。

更多 TVBS 報導
1週2天WFH!上班族不進公司「藏1變化」 心情爽爆:沒有壞處
羨慕嗎?新加坡員工12月起 可要求公司「周休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