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本餐廳老闆都要謝金河寫5檔股票給他…日本為何能崛起?中國內捲嚴重,而且還捲去泰國?

▲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吳杰指出,中國在這段時間累積的資金開始外逃。圖/取自《數字台灣》
▲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吳杰指出,中國在這段時間累積的資金開始外逃。圖/取自《數字台灣》


台股、日股雙雙衝上歷史新高,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透露,自己到日本遊玩時,發現日本電視台早上開始播股票,對股票熱度有很大改變。

而日本股市超熱,連他在吃鐵板燒的時候,朋友向老闆介紹自己很早就看好日本,老闆則要謝金河寫5檔股票給他,到底日本在地緣戰略中為何可以崛起?

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吳杰分析,日本股市約在1990年左右開始崩跌,2012、2013年這段時間開始回漲,關鍵就在於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後,推動的安倍經濟學,包括讓日圓貶值、溫和通膨,以及鼓勵女性就業等企業文化改變。

吳杰解釋,因為日本過去「通貨緊縮」,日本企業大量出走,就像台灣在2008、2009馬政府執政時的22k現象,日本當時也有類似狀況,產業外移、企業不投資、失業率高,薪水很低。當局勢開始扭轉,日本人自己可能沒感覺,但日經指數已經從谷底漲到4萬多點。

而對比中國產業、經濟內卷狀況嚴重,謝金河舉日前在北京舉辦的電動車論壇,全中國前幾大電動車老闆齊聚,有一位老闆認為電動車不斷殺價競爭,不利於產業創新,不過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則認為,「捲」是一種競爭,只有過剩才會競爭,競爭才能產生繁榮。

而泰國的股市這三年不斷的創新低,最大原因就是中國傾銷低價產品,導致泰國工廠倒閉潮,每天有百家企業關門,「他除了自己內捲(惡性競爭)以外,捲到別人家裡去了。」

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進一步說,在美中貿易戰持續之下,中國可能會陷入跟台灣2014、2015年產業空洞化的狀況,未來十年都可能會面臨到整個經濟開始弱勢,而中國現在還有房地產泡沫等呆帳問題,呆帳比例在1/5到1/6之間。地方政府財政赤字約400兆元,也會造成很大問題。

鋰電池、太陽能和汽車電池面臨歐美制裁,中國又陷困境

謝金河周日(6/23)在節目《數字台灣》中,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元大金控副總經理吳杰,以「地緣政治新轉折 台日迎來大運」為題,分析中國經濟衰退,台灣、日本、德國等親美政權,對比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傾中陣營的經濟起伏。

王健全指出,中國要解決目前的經濟衰退,有幾個可能的方法,包括進口替代或高科技出口,但目前高科技出口被美國卡脖子,只能寄望平價出口,不過中國鋰電池、太陽能和汽車電池,又面臨歐美制裁,中國又陷入困境。

▲ 王健全認為,中國要解決目前的經濟衰退,有幾個可能的方法,包括進口替代或高科技出口。圖/取自《數字台灣》

專家:美國需要日本協助軍工武器 五大商社動起來

反觀台灣過去對中國出口從43%,一路下降到現在約35%,對美國、東協出口也在增加。王健全說,台灣、日本在美中貿易戰中,往美國靠攏,其實是得到比較多的好處。他歸結出「三長兩短」,短期來看有兩個優點,第一是日幣貶值、利息低,有利出口;第二、觀光收入好,擺脫通縮困境。

長期來看,第一、日本要發展半導體,有美國首肯,因為美國需要日本來分散風險、鞏固民主聯盟,發展半導體會帶動很多原材料、設備等各行業。

第二、美國需要日本協助軍工武器,2027年會到2.5兆台幣規模,三菱、三井、住友等日本五大商社都動起來。第三、只要產業有復甦,將來日幣慢慢升值,未來薪水提高,日本就會慢慢回來。

兩岸關係好 台灣經濟不會好?謝金河:剛好相反

吳杰拿日股與港股的指數對照圖指出,1990年日本從高峰開始崩盤,恰好就是香港往上漲的時候,2020年開始當日本開始大漲的時候,香港開始大跌。

而中國在這段時間累積的資金也開始外逃,攤開2023年全球主要股市漲跌,上漲的國家是美國、日本、台灣、德國,就是所謂的親美政權;下跌最多的則是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親中陣營。

謝金河也呼應吳杰的分析指出,過去30年中國經濟大好的時候,台灣的人和錢都被中國吸過去,所以馬英九最愛講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事實上剛好相反,因為兩岸關係好的時候,台灣很慘,錢都被吸光。

謝金河說,泰國股市這3年不斷的創新低,理論上生產基地轉移,大家去東南亞投資,但泰國股市每天都在破底,最大原因就是中國傾銷低價產品,導致泰國工廠倒閉潮,每天有百家企業關門,「他除了自己內捲以外,捲到別人家裡去了。」

對中出口降 美國、東協市場取而代之 專家提醒風險

而台灣對中國出口不斷降低,現在由美國和東協市場取而代之,王健全也提醒其中風險。

他表示,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所以東協的出口、投資都會增加,但是東協絕對不是美國去中化的最重要的標的,因為東協國家都是中國第一大、第二大貿易夥伴,可說是中國的後花園,所以美國去中化的長線夥伴一定是印度跟墨西哥!

他也建議,台灣跟印度和墨西哥都沒有邦交,因此台灣可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當中,與美國成立基金,讓美國幫台灣解決經濟示範區、法規保障等問題,可以一邊分散生產基地,又擴大未來潛在市場。

專家建議政府導入資金到長照產業化 提升年輕人薪資

目前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有優勢,王健全指出,半導體佔台灣出口近4成,產值很高,但是提供的就業人口只佔7%,所以台灣下一步應把AI應用到各行各業、傳統產業,例如無人機、智慧灌溉、智慧醫療,「半導體很重要,但台灣不能只有半導體。」

政府應該有一些政策,讓半導體跟原材料和下游設備結合,讓產業更紮實、多元化。

而年輕人的低薪問題,跟年輕人多從事服務業有關,因此他建議可以把保險資金、超額儲蓄導入到長照產業,產生商業模式、使其能產業化,例如養生餐、戒護士、觀光、金融、陪伴商機等,另外像是雙語教育、國際醫療,也可以在政府主導下把資金導入,進行產業化,房地產也不會飆得這麼離譜,可兼顧整個產業結構發展。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早稻田畢業、長相普通卻靠7任女友包養13年、狂卷千萬!專業軟飯王親授「寄生8大技巧」:開口要錢是大忌
他光靠0050作價差,1年賺進1200萬「每天躺著賺3萬」!3個操作策略,輕鬆拉高0050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