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長知識!皮蛋、鐵蛋、還有童子蛋?蛋到華人手中就是不安份

還記得2011年因為一項外國人對皮蛋普遍極糟的評價,讓眾多台灣人群情激憤,紛紛為皮蛋平反,甚至有人提出皮蛋可是西方烹飪界最紅的分子料理,大嘆外國人不識貨。

 

不得不說皮蛋發黑又發怪味... 要叫不明其理的外國人「識貨」實在有點難度,對他們來說皮蛋就像是腐臭變質的蛋一樣,也因而皮蛋在英文中叫做千年蛋 ─ 放了一千年的蛋。

 

那到底皮蛋是怎麼做的呢?泡馬尿?

 

皮蛋最早的記載在明朝,話說中國湖南省益陽縣某一家人,他們養的鴨不安份,在石灰鹵中下蛋,結果皮蛋在石灰中漸漸產生化學反應,兩個月後被發現時就成為史上第一顆凝固發黑的皮蛋了。(話說那戶人家還敢吃也真是奇了)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有人說皮蛋要泡馬尿,但現在製程是用輕鹼的化學物混合灰泥包在鴨蛋外面,使鴨蛋中的蛋白漸漸成為凝膠狀、蛋黃變膏狀。可能牽涉到化學作用,所以有人說皮蛋是分子料理吧!

 

那鐵蛋呢?

 

同樣也是色黑的鐵蛋,雖然發源自台北淡水七八十年代,卻少有人知鐵蛋的作法。根據《維基百科》。據說在淡水有一位名叫黃張哖的人經營一家小麵攤,在一個下雨天的日子,因為生意不好一直把滷蛋回鍋,而滷好的蛋經海風越吹越乾,又越滷越小、越滷越黑,就產生了一顆富有嚼勁的鐵蛋了。這奇特的蛋漸漸打出名聲,最後經由《民生報》記者林明峪採訪,於1983年寫了一篇標題為「阿婆鐵蛋,硬是要得」的報導,終於把淡水鐵蛋的名聲傳揚至全台灣。

 

鐵蛋正宗的做法是用中藥、黑糖、醬油等滷雞蛋,然後晾乾,再回滷,連續數次直至縮小到一定的程度方告完成,但網路上也有人分享簡便的做法,至於好不好吃就要自己實做才知道了。

 

(圖片取自flickr)

 

有沒有聽過童子蛋

 

2008年,一個十分獵奇的雞蛋料理成功獲選為中國浙江東陽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叫做童子蛋,也就是把雞蛋放入童子尿裡燉煮... 中國人總是迷信童子尿有藥效,於是童子們就慘了,成為生產物資的來源之一。

 

把雞蛋放入童子尿中燉煮能否燉出藥效在西醫上是給予否定的,純粹就是吃心安的,不過,補不到身體至少補了心理,而且對當地人來說搞不好也挺好吃的,就像台灣人愛吃皮蛋一樣,誰知道呢?

 

 

 (首圖取自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