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維谷《127小時》

有勇氣活下去才難。

就題材而言,丹尼鮑伊選擇了一部相當冷門的電影,這位在2008年憑著《貧窮百萬富翁》在全球大放異彩的英國導演,在聲譽的最高峰,拉著劇組到空無一人的大峽谷,著手拍攝傳記類的冒險勵志電影,不管如何,打著丹尼鮑伊的招牌,還是讓人非常期待。

故事為真人真事改編,敘述一位極限運動愛好者─艾倫羅斯頓(詹姆斯法蘭柯),趁著周末時間一個人到猶他州的峽谷地帶進行探險,意外發生,峽壁間墜落的巨石不偏不倚壓住右臂,《127小時》意味艾倫困在峽谷底將近6天,在生與死的交界與自己拔河。

如果以《印地安納瓊斯》比喻,哈里遜福特永遠都能在某洞穴發現具警示意味的白色屍骨,這位擁有冒險精神,運氣卻比瓊斯博士差上一大截的傢伙,會是艾倫羅斯頓。然而,真實人生沒辦法草率了事,不是隨手一搓炸藥、施一點力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丹尼鮑伊讓觀眾看見─一場面如稿灰的掙扎過場。

死簡單,雙眼蓋上就一了百了;願意活的不乾淨,拼一口氣過下去,才難。

雖然這不是腦筋急轉彎,艾倫面臨狀況如下。一男子右臂被落下巨石卡在峽壁,不僅身體動彈不得,用盡任何方法,不論是單純蠻力、繩索力臂,岩石仍紋風不動,經過24小時後,右臂因為血液無法通行,皮膚明顯開始呈現灰藍色調,同時艾倫隨身攜帶的糧食和水源極度短缺,在進退維谷的情形下,試問,他該如何處理?

慣用的右手,從此變成一項多餘的物件。願意活下去,要勇氣、要毅力,丹尼鮑伊要觀眾體驗艾倫羅斯頓無可比擬的偉大生命力。艾倫折斷自己骨頭,用身邊僅有的一把既鈍又短的小刀,一刀又一刀、一刀再一刀,割斷自己的神經,切下自己的肌肉,直到完全骨肉分離。

這究竟是何等的意志力驅使? 經過5到6天的絕食,只要精神稍微鬆懈,失去意識或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艾倫羅斯頓選在最虛弱的一刻,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強迫分離自己的肉體,後續還必須在山谷間獨行12公里,直到獲救。

活下去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嗎? 生命詩歌的淬化,必定來自於血淋淋的現實。艾倫每天都生活在自我的對抗中,挨餓受凍不說,他重複地在彌留的意識中徘徊,家人的思念、前女友、食物、美女、童年…,在空無一人的山谷中,艾倫的記憶隨著時間逐漸剝落,難能可貴的是,他那個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迸發的生命能量,讓我們見識到生命的可貴,這也是丹尼鮑伊亟欲交付給觀眾的東西。

《127小時》是一部節奏明快的電影,丹尼鮑伊用三節式的切割畫面,拼貼生活的多元面向,同時也展現生命的熱情能量。即使進入電影主題,在獨自探索與掙扎的內心世界裡,仍採用許多有效方式,讓觀眾保持專注的狀態,比如DV、相機的自拍,是主角的生活紀錄、心情記事,成為與觀眾對話的一個窗口。

飾演艾倫羅斯頓的詹姆斯法蘭柯,不僅具備迷人的外型,在掙扎與徬徨的擺渡間,充分詮釋出艾倫的生命能量與孤獨。當艾倫脫離岩石的那個瞬間,那股深刻又親密的距離感,電影大部分時間演員都埋首在岩石旁,直到分開的時候,從絕望中挖出一塊不可置信的感覺,現在來看,那肯定不是喜悅。而是與身體注定分離的落寞。

《127小時》所表現出來的震撼力道,有著言語無法形容的魔力,只有透過大螢幕的影像,才能深刻的認識偉大意志力的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