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火災如何自救? 消防局澄清7大常見錯誤觀念

消防局指出,遇到火災時,應立即以關門、避難或逃生為最高原則。(示意圖/翻攝Pexels)
消防局指出,遇到火災時,應立即以關門、避難或逃生為最高原則。(示意圖/翻攝Pexels)

[周刊王CTWANT] 新竹東區慈雲路28樓社區大樓「晴空匯」於26日深夜發生火警,導致大樓共351名住戶受困,消防人員耗時10餘小時全數救出,也讓民眾擔憂發生火災到底該如何自救,過去台南市消防局也曾宣導火場求生常見錯誤觀念,像是火場逃生原則應往上或往下、如何採低姿勢下樓梯等。

台北市消防局指出,如果火焰高度「超過 25 公分」( 達到火災成長期 ),或是民眾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火勢時,就應直接認定火勢已經無法控制,此時就不建議滅火;另只有看到濃煙看不到火焰時,也不建議貿然進行滅火;當下應立即以關門、避難或逃生為最高原則。

台北市消防局也說明,報案內容清楚,就能更有效率的讓消防隊前往救援,因此民眾在打電話時,應該說清楚現場地址、是否有煙或是火舌冒出來、幾層樓的建築物、有沒有人受困、受困何處、建築物是什麼用途等,資料越詳細越容易讓消防隊救人、滅火。

台南市消防局也指出,火場有7個民眾常見的錯誤觀念:

火場逃生原則應往上或往下?

很多人認為往下跑會遭遇火煙侵襲,往上跑最起碼離火煙越來越遠,安全上應該更有保障,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如果往下跑會遇到煙,代表梯間已受到汙染,往上跑也會碰到濃煙,而煙每秒上升速度3-5公尺,如果往上跑將使自己暴露在濃煙中,而往下跑最起碼跟煙做的是相對運動,只要能跑到起火層以下的樓層,我們就安全了,所以火場逃生原則上往下,但是如果比較晚發現,火災已經擴大了!比方說當打開門發現門外面或是向下樓梯間充滿濃煙高熱,不能往下避難,這時候,只要一個動作:「關門」!關門這個動作,可以暫時阻擋濃煙、為你爭取時間、等待消防隊救援。

房門外有高溫及濃煙時該怎麼辦?

當今天摸門後,發現門的溫度非常高,或門外有濃煙(濃煙通常會伴隨著高溫),有一個非常簡單卻非常實用的保命方法-關門,如果打開房門時,門外已經是大量濃煙,請立刻關緊房門等待救援。大火不會立即燒毀房門,待在房間反而是安全的。根據美國NFPA實際燃燒實驗發現,當房門外的溫度高達150℃時,如果房門一直是關起來的,房內之溫度則僅有25℃,足證關門可以有效阻隔火煙,如果起火點在屋內,逃離家門時將門關起來,可以將火勢侷限於屋內,減緩火勢的延燒速度,方便其他房間或樓層的人逃生,這個基本的火場逃生觀念『關門』,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

火災時如何採低姿勢下樓梯?

火場逃生有許多技巧及要領,在水平面上要記住讓自己維持在煙層底下,呼吸煙層下面較為新鮮之空氣,但是如果面臨下樓梯時,應採取『頭上腳下』的姿勢,採倒退之方式往下爬,避免重心不穩而跌倒。

火場中可不可以用乾毛巾幪住口鼻?

過去傳統的觀念,是火場中可以利用濕毛巾掩口鼻來協助自己逃離火場,因此大家就推出乾毛巾不可用導致很多人面臨火災時,因一時之間找不到水,無法將毛巾弄溼,就放棄了利用毛巾幪住口鼻的逃生技巧。利用毛巾幪住口鼻最主要是防止高溫的碳粒子進入肺部,溼毛巾既然能將碳粒子隔離,乾毛巾也有同樣的功能,只是溼毛巾多了一個降溫及更佳之吸附碳粒子的效果,但濕毛巾擋不住濃煙中的毒氣,當然毛巾弄濕了一定得擰乾,否則掩住口鼻後的呼吸過程一定會吸到水,大家可以做個實際的體驗試試看,對於這一點的爭議應當不大。但火災現場瞬息萬變,在把握時間逃生的前提下,基本上皆建議直接逃生(低姿勢),別再浪費時間找毛巾及沾水弄濕等動作。

如果房間外都是煙和火而逃不出去的話,可否躲在浴室裡?

不行,這是錯誤的觀念。首先請大家一起檢視自己家中的浴室,浴室大門的材質是否為耐火材質,還是只是一般的塑膠材質、木質或是連有通氣百葉口或玻璃等的大門,相信大部分家中浴室大門為塑膠材質居多。這時我們必須面對的是,火災發生後,不僅需遭受濃煙的侵襲,千萬不要忽略火場高溫的威脅。因此即使大家躲在浴室中,做到關門、用濕毛巾塞門縫的動作,因為火場所產生的高溫,仍然會使非耐燃材質的浴室大門因高溫而產生熱熔,進而導致大門毀壞,而導致濃煙與高溫進入浴室造成人命威脅,更別說是還想利用浴室內馬桶及排水孔中的空氣存活。

另外,如果家裡的浴室大門設計就是耐燃材質,這樣就能躲嗎?這時候就需要考量另外的問題,就是浴室內是否有通往戶外的出口,這裡所指的出口,並非專只有門的才叫出口,窗戶亦包含在內,而且還須考量浴室的隔間材質,如果浴室並非木質隔間,且亦有耐燃大門,浴室內並有通往戶外之出口,那麼在無法逃生退而避難的情形下,這樣條件的浴室似乎是一個好的相對安全區,您可以在此透過窗外逃生,亦可以依著窗邊呼吸新鮮空氣等待救援。

火災時浴室可不可以避難?

浴室門下沿有氣窗不易填塞防阻濃煙竄入,浴室門大部分不是木造就是塑膠製,容易軟化或著火;浴室天花板大多也是塑膠材質,容易軟化或著火;軟化或著火後,相對安全區防火防煙區劃就被破壞了;躲在浴室則已無其他逃生出口,形成死胡同,影響逃生;所以浴室並不是待救時第一選擇場所。

火場有濃煙可不可以逃生?

不可以,記得火場逃生八字訣:小火快逃,濃煙關門,當逃生方向有煙霧時,應朝煙霧反方向逃生,當所有逃生方向均受阻時,不可強制逃生,更不可低姿勢沿牆壁找出口,而應退回相對安全區、塞門縫、設法告知外人受困位置、等待救援。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遭欠薪7年討不回!陸女星「天價片酬」意外曝光 網嚇儍:難怪都想當演員
尪婚後露本性「1年刷不到5次牙」!好幾天不洗澡 人妻崩潰喊:一定要先同居
日小6女童須裸上身讓男醫師檢查!多人抗拒落淚 老師駁:這是規定

看更多相關新聞
新竹「晴空匯」火警初勘結果曝光!為何沒大樓排煙⋯消防局解答了
新竹「晴空匯」火警釀死 專家揭3疑點「濃煙竄得似乎太快」
「晴空匯」2勇消殉職!高虹安「寫信給消防同仁們」手寫信曝光
殉職兩勇消「大體車隊」繞到金山分隊 全體敬禮致敬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