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臺灣人情味

遇見臺灣人情味

在高鐵巧遇的老太太,讓我看見「優雅」的真諦

「小姐,你要吃一點嗎?」某天在回家的高鐵上,坐在身旁的一位老太太忽然用閩南話問我。戴著帽子、皮膚灰黑的老人家,雙手提著大小包物品顯得十分忙亂。我上車坐定後習慣性看書,對於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一跳。

原來老太太準備吃水果,在開啟盒蓋前問著在她身旁的陌生人「要不要吃一點水果」。這種既親切又陌生的傳統人情味,多久多久沒有在耳旁出現過了。舊時代的信任感、舊時代的分享心情,我的眼眶幾乎含著淚水欣賞這位老太太。

突然間她的整個面相漂亮了起來,我開始和她噓寒問暖聽她的人生故事。

「你要到哪兒啊?」人不親土親,為了拉近距離我努力用閩南話,關切身旁的老人。「我要回嘉義啦。剛剛跟我揮手的就是我兒子,他幫我準備水果叫我要好好照顧自己。我兒子在市政府上班喔。」將近九十歲的老人,到臺北來做化療的。這說明了她為何要在大熱天頂著帽子,又為什麼膚色是灰黑的。我突然瞇著雙眼不停地望著她,有一種不捨她正在受的苦。

「你一定很勇敢,很不舒服喔。」「唉,遇上了沒辦法,」她回道。我母親若在世,應該和她一樣年齡。

她一聲輕歎後,眼神茫然地向我傾吐著她的人生。那個時代的臺灣人生活都很辛苦,他們的人生歷練都鏤刻在臉上的深紋裏。最讓我動容的是她認命的骨子裏,並沒有凡事接收傳統的束縛。例如雖然生病,依然不會拖著孩子在身旁。

「我習慣嘉義的老家,一個人自自在在的。」她勇於面對生命的狀況,獨自穿梭在都會與鄉下間。習慣看著對方說話的我坐在她的左側,永遠無法忘懷固定的角度所帶來的印象。眉毛淡得看不見、短短的鼻梁,與少了牙齒的咀嚼脣形,節奏一致的上下齊動,一邊說著人生的無可奈何。但這位長輩一談到她的子孫,神情就像車窗一樣,本來是一片霧氣,忽然間生命的色彩有如呈現一疊畫。滿口好言全是讚美之詞,更以孩子的成就為榮。原來孫輩也是美國留學回臺的。

面對這位長者,雖無法深入體悟她一生的命運有多坎坷,觀看她深褐色布滿皺紋的雙手,令我想起生活在蒙古高原裏的人一樣歷盡風霜。這個年代的人,很難找到讓生命轉型的機會。縱使如此,豐富的生命經驗教會他們明白,人生最後該保存的價值是什麼?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氣氛。「小姐,你要吃一點嗎?」這是一句問候語。如此自然而然的交流,除了表現當時年代良善的社會風氣,更說明了我們臺灣島嶼上,原汁原味的生活智慧與風範。

我們交談時間很短,可敬的老人見我要下車,機靈的她主動移走她的物品,讓我能走出座位。她的身體病了,可是她的心就像暗夜中的探照燈,讓我的人生,更加清澈明亮。因為我受教了。優雅,不是來自刻意的培養。短短的行車時間,我含著感動的淚水,聽陌生人說了她的故事。一輩子荷著鋤頭,養家活口依然造就一分「優雅」。是生活教養,讓從來不曾端過咖啡杯的她,遵循著失傳的禮儀展現在每個角落。此時,我好懷念小時候媽媽教我們的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