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鳳林慢城 品客家風情

記者李佩玲/專題報導

曾獲得國際慢城認證的花蓮縣鳳林鎮,有著樂活優閒氛圍。除可以倘佯在鄉間小路欣賞田野風光,飽覽漫山遍野的綠意,還可走訪全臺保存最完善的菸樓聚落、全臺第4大林場—林田山、校長夢工廠等景點,感受客家小鎮的慢城風情。

林田山林業 必訪人文景點

林田山曾是臺灣第4大林場,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日據時期展開大規模伐木作業,並興建運材鐵道、中山堂、員工宿舍、醫務室、福利社、米店、雜貨店、洗衣部、理髮部、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成為生活機能完善的伐木社區,全盛時期聚集4、5百戶住家。雖然昔日風華不在,但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中,仍保留了各種伐木器具、傳統消防物等豐富文物,以及頗具規模的中山堂、日式檜木建築群,有著濃厚林業歷史,為旅客來鳳林必訪的人文景點。

徐家興菸樓 感受綠金年代

鳳林日據時代即是花蓮3個官營移民村之一,當時日本人引進菸草栽培,成為重要經濟作物,因此菸樓林立,菸樓數最多時,達50幾間,目前保留的菸樓,幾乎為大阪式,其中,「徐家興菸樓」是保存完好的菸樓,透過菸樓外觀,彷彿就能感受當年氣氛,也為過去「綠金年代」留下記憶。

學風鼎盛 校長密度冠全臺

鳳林鎮是以客家人為主的客庄小鎮,學風鼎盛,擔任各校校長的人數超過百名,堪稱全臺校長密度最高的小鎮,因此,也被稱為「校長的故鄉」;為鼓勵學子見賢思齊,鎮公所結合地方文史工作者及退休、現任校長之力,將建於民國18年的「鳳林支廳長官舍」古蹟活化再生,催生出校長夢工廠;館內展示許多日據時期與教育相關的文史書籍、歷史教具,以及校長們奉獻的故事,部分退休校長更加入志工行列,協助導覽解說,宛如一座以口述史鋪陳的校長博物館。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中,保留了各種伐木相關文物。 (取自縱管處臉書粉專)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為旅客來鳳林必訪的人文景點。(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林田山曾是臺灣第4大林場。 (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林田神社見證了日據時期移民信仰中心輪廓。(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保存完好的菸樓,為鳳林過去的「綠金年代」留下記憶。(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校長夢工廠宛如一座以口述史鋪陳的校長博物館。(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太巴塱部落:保留阿美族傳統家屋、部落刀槍、酒皿等文物,且是全臺唯一紅糯米產地,設有紅糯米文化館、舉辦紅糯米文化祭,讓旅客體驗熱鬧祭典,品嘗部落風味料理。(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每到秋冬,園內南環自行車道兩旁的杜英、楓香等,由綠轉黃再變紅,是賞楓拍照熱點。騎上單車,傾聽楓葉沙沙聲響,欣賞絢麗楓林,感受浪漫氣息。(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鯉魚潭:有各種親水設施,周邊約5公里的環潭自行車道,讓鐵馬騎士享受怡人的湖光山色;鯉魚山上有數條森林步道,制高點觀景台,可眺望雄偉的中央山脈、奇萊山。(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網站)

北回歸線:位於花蓮豐濱鄉台11線70.5公里處的北回歸線標碑,造型俐落、潔白直立,且坐擁海岸山脈與太平洋美景,吸引遊客佇留拍照。(取自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鍾家臘肉:數十年老字號,客家臘味以五花肉、肋子排骨,經香料、酒浸泡後,再進行風乾及烘烤等家傳古法製作,是富客家特色的傳統美食。(取自業者臉書粉專)

滿妹豬腳:鳳林超人氣美食,外皮滷得油亮,入口Q彈軟嫩,充滿滷汁醬香,配上白飯,可說是人間美味;除豬腳外,店家也提供土雞、筍乾等鄉土料理。(取自業者臉書粉專)

惠鈺韭菜臭豆腐:金黃酥脆的臭豆腐上,加了滿滿的韭菜及些許蒜泥,吃起來香氣濃郁又不嗆辣,是在地人的愛店。除韭菜臭豆腐,還有豬血湯、大腸麵線、紅茶等選擇。(取自業者臉書粉專)

三立冰淇淋:採用花蓮的牧場鮮乳為基底,結合在地食材,研發出鮮奶、南瓜、酪梨、蜂蜜、洛神花、香蕉等口味,滋味香甜不膩。另以當地蔗糖熬煮製做的黑糖刨冰,也是人氣冰品。(取自業者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