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大難題 萊茵河水位頻探底

歐洲去年才剛經歷500年大旱,今年夏天還沒到,萊茵河水位又開始下降了。這讓民眾擔心,乾旱危機提早報到。萊茵河全長1232公里,起源瑞士、行經法國、德國,一路到荷蘭。每年可以運輸將近3億頓的量,帶來700億歐元的經濟效益。除了貿易運輸,像是石油、煤礦的能源之外,還能用來灌溉葡萄園,以及水力發電,也因為景色優美,過往,是觀光旅遊勝地。

萊茵河絕大部分區域,都在德國境內,水位的多寡,可以說是牽動著德國的經濟發展。2018年就曾因為水位過低,航運停擺,導致德國的經濟萎縮。專家指出,如果老天再不下雨,德國政府應該要盡早提出策畫,停航的因應措施。

行駛在萊茵河,難度提高了不少,因為河面上出現了許多沙丘和岩石。

氣候學家 布蘭特:「我現在其實應該站在水裡才對,這裡的萊茵河水位,至少比平均水位低1到1.5公尺,甚至可能低2公尺也就是說,我應該整個人都在水面下,換算成體積更戲劇化,萊茵河每一秒,都有一個大型游泳池流失掉。」

這裡是德國西部,從考布到賓根的萊因河段, 萊茵河發源於瑞士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和法國,最終於荷蘭流入北海,全長1,232公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如今船隻卻得迂迴前行,因為今年2月異常乾燥,從法國、瑞士到德國,降雨量都嚴重不足。

氣候學家 布蘭特:「冬季降雨確保水庫被填滿,夏天天氣炎熱加上陽光蒸發,讓河水乾涸,這是歐洲典型的循環,卻已經好幾年都被打斷,從長遠來看我很擔心,2018年(歐洲)大旱災,打破(降雨)趨勢後,可以說歐洲正一點一滴邁向乾涸。」

德國境內水道運輸高達八成,經由萊茵河流域,2018年萊茵河水位過低,航運停擺,當年下半年的藥品及化學品出口量,就下滑了15%。專家表示,針對萊茵河航運,政府必提出長期解決方案,因為旱象恐怕無望解除。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踏實築夢不嫌晚 銀天鵝舞動生命
砍藥價效應 廠商喊退出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