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競爭無利可圖 分析師建議:福特、通用退出中國

美銀分析師建議福特等三大美商車廠「退出」中國市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銀分析師建議福特等三大美商車廠「退出」中國市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面對中國自家品牌快速崛起,外加成本、售價和銷售愈來愈競爭,讓這個最大消費市場壓力無限擴大。此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墨菲(John Murphy)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直接點名總部位於底特律的三大美國車廠,呼籲通用(GM)、福特(Ford Motor)和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 NV)認清現況,「中國不再是你們最核心關注的重點,你們應該專注在真正能賺錢的領域!」

外媒報導引述這份名為「汽車大戰」的研究報告,墨菲指出、如今的美國三大車廠,接下來應該專注在真正有利可圖的業務,像是卡車或皮卡,藉此獲取更多資金,輔助發展電動車技術,直到他們能將生產成本,降低到與特斯拉(Tesla)相同地步為止。

墨菲強調、雖然這是個難以接受的實情,但中國當地產能過剩、競爭過度激烈,外加本土製造商的先進技術,使得整體市場環境非常嚴峻,無限擴大價格與成本壓力,唯有離開中國這塊市場,才讓美國車廠專注在他們拿手且有利可圖的領域。

但報告也提醒,即使離開中國市場,並不代表車廠就一帆風順。他們在擴大發展卡車和燃油引擎業務之際,仍然不能放棄電動車市場。同時除了最大競爭對手特斯拉,也得提防比亞迪(BYD)等中國製造商,透過墨西哥等拉美國家轉進,成為他們在美國本土另一個棘手勁敵。

考量到民眾當下對純電動車,依舊保有價格太高、續航不夠與技術安全等諸多疑慮,進而影響他們購買的意願;而各大車廠對電動車的生產成本,也需要至少4至5年時間,才有可能實質性降低。墨菲坦言,車廠需要累積更多利潤做為資本,才能讓企業走更長遠。「我們認為,從純利潤和戰略的角度來看,退出中國市場絕對是有意義的決定,車廠更應該專注在能賺錢的領域,像是北美市場的卡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累積最終將成養分,用在投資自動駕駛、網路和電動汽車等新業務之上。」

更多 TVBS 報導
本土電動車強勢 專家預言美大廠五年內退出中市場
歐盟棒打陸電動車企 加徵「懲罰性關稅」上看38%
反擊低價戰!歐盟對陸電動車加徵「最高38%關稅」
美二手電動車價暴跌31% 租車巨頭Hertz降價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