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娜伊谷忘憂仙境

成功復育鯝魚聞名 歷莫拉克風災重建 再現昔日風采

民眾利用暑假帶小朋友前往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戲水消暑。
民眾利用暑假帶小朋友前往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戲水消暑。

     圖、文/羅玉如     

成功復育鯝魚廣為人知的達娜伊谷,位於嘉義阿里山鄉山美村。屬於曾文溪上游集水區的達娜伊谷溪,早期因俗稱苦花的鯝魚魚群豐富,時常有不肖分子以毒魚、電魚方式抓捕,嚴重破壞溪流生態,村民飲用水安全也受到威脅。

有鑑於此,當時的鄉長高正勝號召村民,提供原本屬於各氏族的漁場,組成溪流保育協會。民國七十四年開始啟動保育計畫,七十八年正式成立保育隊,組成河川保護委員會,由村民自發性組成河川巡邏隊,加強河川汙染防治工作,遏止電魚、毒魚歪風。經過多年努力,達娜伊谷溪逐漸恢復原有的清澈風貌,鯝魚等自然生態也重獲生機。

八十一年山美村獲農委會頒發自然生態保育楷模獎。八十三年七月成立山美社區發展協會,期盼以社區型態經營觀光事業,帶動在地產業發展。八十四年一月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開放參觀,經過二十多年經營,已成阿里山區熱門旅遊景點。生態保育成功,順利帶動農業產業發展。九十一年山美部落以達娜伊谷溪生態保育有成,獲總統文化獎肯定,實屬不易。

達娜伊谷吊橋融入鄒族圖騰意象。
達娜伊谷吊橋融入鄒族圖騰意象。

但九十八年的莫拉克風災,挾帶驚人雨量重創中南部。不僅導致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滅村,美麗的達娜伊谷也風雲變色。跨越達娜伊谷溪與曾文溪上游的三座橋梁遭洪水沖毀,聯外道路中斷。所幸災後各界人道協助湧入,在當地族人努力下,達娜伊谷陸續進行疏濬排洪、軟硬體設施、放養溪魚、產業重建等復建工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嘉義縣政府運用善款;台灣大哥大慷慨捐資,陸續興建福美、達娜伊谷兩座吊橋及山美大橋。達娜伊谷吊橋及觀景平台等設施,民國一百年重建完工,此後吸引無數遊客到訪。

兩座吊橋充滿原鄉風情

福美吊橋長一百七十五公尺,橋身以紅、藍、黑三色圖樣裝飾,展現原鄉風情。
福美吊橋長一百七十五公尺,橋身以紅、藍、黑三色圖樣裝飾,展現原鄉風情。

一0八年前後設施逐漸損壞,嘉義縣政府基於安全上的考量,爭取中央補助,加上地方配合款,以一千八百萬元經費展開整修工程。一0九年九月三十日,全長兩百二十八公尺、融入鄒族圖騰意象設計的達娜伊谷吊橋正式完工啟用。西側主橋橋塔高三十公尺,北側橋塔端興建一座鄒族家屋造型觀景台,可俯瞰達娜伊谷溪和吊橋。福美吊橋長一百七十五公尺,橋身以紅、藍、黑三色圖樣裝飾,展現原鄉風情。一00年十月,達娜伊谷、福美吊橋剪綵啟用。當時鄒族朋友載歌載舞,以辦喜事的心情慶祝,自此達娜伊谷逐漸恢復昔日忘憂谷風貌。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每週三休園,其餘時間均有開放。全票一百五十元。十五歲以下、六十五歲以上及志工,優惠票一百二十元。三十人以上團體,團體票一百二十元。身心障礙者及其陪同者一人,半票七十五元。六歲以下兒童免費。

觸口天長山龍隱寺。
觸口天長山龍隱寺。

戲劇場景 觸口龍隱寺名聲響

天長地久橋吸引有情人 旺萊山愛情大草原裝置藝術吸睛

位於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的龍隱寺,主祀濟公禪師。民國八十四年台視晚間古裝連續劇《濟公》,故事發源地、取景地即為龍隱寺。八十六年中視開拍《濟公活佛》,仍在龍隱寺拍攝,此後觸口天長山龍隱寺聲名大噪。

觸口龍隱寺前童子雕塑頗具童趣,周邊山景秀麗。
觸口龍隱寺前童子雕塑頗具童趣,周邊山景秀麗。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資料,龍隱寺創建於民國六十九年。初期完全沒有經費,僅靠誠心信徒擔任義工興建寺廟,後來才籌設管理委員會。龍隱寺沿革謂,民國五十五年間,濟公禪師雲遊行經龍隱寺現址,發覺此地山水環抱、地靈人傑,是建廟好地理,因而決定在此行醫濟世,並向邱姓人家託夢指示雕刻金身。民國六十三年信眾前往高雄甲仙龍鳳寺分靈,雕刻濟公禪師金身,安奉邱氏家中。因神威顯赫,信徒遠道前來參拜求問,絡繹不絕,於是建寺安奉。民國八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內殿結構初步完成,先入安座。

天長吊橋與地面高低落差相當大。
天長吊橋與地面高低落差相當大。

龍隱寺供奉通稱濟公禪師的李修緣師父。農曆十月初三是濟公禪師得道日,寺方會在當日舉辦重過柴火儀式,大量信徒齊聚參與,熱鬧非凡。

地久吊橋。
地久吊橋。

觸口是前往阿里山的必經之處,也是昔日山區特產與平地貨物交易重鎮。商賈、居民往來皆須越過八掌溪,但因涉溪危險,架竹橋又經常被洪水沖走,日據昭和十二年,即民國二十六年,由熱心人士推動興建兩座吊橋。日人紀念天皇生日的天長節、皇太妃生日的地久節,兩座吊橋遂以天長、地久命名。目前觸口橋北側為地久吊橋,過地久橋沿階梯上行,可抵天長吊橋。雖然兩座吊橋的交通功能已被取代,但因群山環抱、風景優美,仍受遊客歡迎。且因橋名天長、地久,吸引不少有情男女到訪。

旺萊山愛情大草原隨處可見以「愛情」、「阿里山」為創作主題的裝置藝術。
旺萊山愛情大草原隨處可見以「愛情」、「阿里山」為創作主題的裝置藝術。

近阿里山觸口遊客中心的旺萊山愛情大草原,也值得一遊。此地原稱牛埔仔愛情大草原、愛情絲路。園區隨處可見以「愛情」、「阿里山」為創作主題的裝置藝術。在綠草如茵的大草原襯托下格外醒目。以鳳梨酥打響知名度的旺萊山接手經營後,更名旺萊山愛情大草原。園區店鋪販售阿里山當地伴手禮及旺萊山開發的鳳梨酥、鳳梨酒、鳳梨醋、鳳梨冰等鳳梨系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