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1條件才可能引發「規模7.2以上地震」 氣象署:同處機會偏低

記者楊晏琳/台北報導

花蓮地震引發下清水橋崩塌。
花蓮地震引發下清水橋崩塌。

自0403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後,後續大大小小餘震不斷,昨(4)日深夜又發生2起規模5以上餘震,引發民眾擔憂未來是否有大於規模7.2地震發生。中央氣象署表示,地震須有一定發展空間才能達到一定能量累積標準,若要發生超過規模7.2地震,斷層長度要大於100公里,若以此次震央來看,目前研判再發生更大地震機會偏低。

延伸閱讀》403花蓮地震 各地速報、交通重要資訊一手掌握【不斷更新】

延伸閱讀》403花蓮地震 全台災情總整理【不斷更新】

延伸閱讀》403花蓮地震新聞專題 防災知識一次看

昨日晚間及5日凌晨花蓮外海分別發生規模5.1、規模5.3餘震,其中宜蘭及花蓮地區達國家級警報發布標準。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從目前趨勢來看,餘震數量趨於穩定,較大規模餘震比較平緩一些,以區域小地震為主,但仍不排除後續有規模5至6地震發生。吳健富也表示,台灣東部和本島很多地震會隨時發生,不會因為花蓮7.2地震後就做完整能量釋放,「台灣是地震很好發的區域,要做好防震準備,家具、重物要固定,不要放在高處,否則這些重物在地震來臨時可能會是傷害主要來源。」

至於未來是否有大於規模7.2地震機會,吳健富說明,一個地震要達到一定的能量累積標準,要有一定發展空間,舉例來說,規模7.2地震,斷層長度要在100公里左右,若要有更大地震發生,斷層長度就就要大於100公里,約120至130公里左右 ,要看看台灣地區有哪些地方有這種環境,若以此次震央附近來看,目前研判再發生更大地震機會機會偏低。

吳健富指出,因最近地震相當多,民眾務必做好相關準備;並提醒,近期餘震不斷,加上鋒面將至,山區道路可能會因土石鬆軟、雨水濕潤,受餘震影響可能會有山崩落石,若要出門旅遊,務必避開危險區域。

自花蓮大地震發生以來,統計至今日早上10:16為止共有494起地震。(圖/氣象署提供)
自花蓮大地震發生以來,統計至今日早上10:16為止共有494起地震。(圖/氣象署提供)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統計資料,截至今日上午10時16分為止,規模6級以上餘震共計2起,規模5級至6級餘震共計18起,規模4級至5級餘震共計165起,規模3級至4級餘震共計308起,顯著有感地震共計115起,小區域地震379起,加上主震累計494起地震。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餘震持續!宜花多路段坍方封閉、增怪手搶修 最新道路災阻狀況出爐
2天內狂震390次!氣象署:餘震慢慢遞減「仍不排除有6.5至7.0餘震」
台9線公路中斷 台鐵增開宜蘭=花蓮10列次、明加開樹林=花蓮新自強號
強震重創花東旅宿業!觀光署、經濟部提供融資助重建 最高3千萬元

看更多相關新聞
強震電視、螢幕都破了只好買新的!銷量激增3倍
20年首見!雪霸水池「格紋波浪」狂搖1分鐘 工作人員嚇傻
花蓮7.2強震後東海岸「對比照」曝光 衛星空拍4區域出現崩塌
花蓮地震砂卡礑步道6人失聯 搜救隊發現1男1女遭埋無生命跡象
天王星今開拆 急尋罹難女老師的「白襪橘貓」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
九合一隨身避難包 防震防颱都適用
防砸、防火救命頭套 日本每戶都有
地震防傾倒!電視螢幕固定架
多功能警報器 120高分貝一拉即響
可夾式手電筒 免手持、逃生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