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建築每隔幾年就「大赦」免罰 土耳其新建物也不耐震

土耳其6日遭遇規模7.8和7.5兩次強震,造成上萬人死亡。許多近年才落成的新建物在這次地震中也倒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現代建築技術應該可以承受住這些震動,但由於法規並未完全落實,而且土耳其每隔幾年就「大赦」一次,未符合安全規定的業者也不會被罰錢,毫無約束力。

BBC報導,土耳其伊茲密特1999年發生規模7.4地震造成逾1.7萬死後,號稱制定了更嚴格的建築法規,近幾年也有更新規定。不過這次強震中,仍有不少新建公寓倒塌的畫面,例如馬拉蒂亞(Malatya)一棟新公寓,就被拍攝到低樓層在地震當時發生鬆動,隨後整棟崩塌。

這棟公寓去年才完工,在銷售廣告上宣稱「符合最新地震安全規定」、所有建材和工程都是「一流品質」。這代表它應該要符合2018年更新的最新建築章程,在地震頻繁的地區應使用鋼筋加固的優質混凝土,樑柱的分布結構也要能吸收地震衝擊。

在港口城市伊斯肯德倫( Iskenderun),也有一幢16層樓建物垮掉三分之二。用建商從前公布的照片比對,這棟建物應該是2019年完工,結果也不堪震動。

圖片
土耳其伊斯肯德倫一棟16層樓建物約三分之二倒塌。翻攝BBC
圖片
哈泰省安塔基亞的「古須魯花園市」社區倒了2棟,大門牌樓還在。翻攝BBC

哈泰省安塔基亞(Antakya, Hatay)一處9層樓公寓社區也倒了2棟,社區門牌「古須魯花園市」(Guclu Bahce City)倒是仍健在。BBC找到這座社區2019年落成典禮的影片,建商老闆阿泰拉斯(Servet Atlas)在典禮上吹捧「和這個地段其他建物和施工品質比起來,古須魯花園市可是與眾不同」。

BBC致電阿泰拉斯,他表示,他們在哈泰省建造過數百幢房屋,「很不幸地,有兩棟……倒了」,並強調這次地震規模實在太大,許多房屋都倒了,「看到有些媒體如何在報導中偷換概念、找替罪羔羊,我們覺得很難過」。

建築技術進步,但人們總是便宜行事

雖然一天兩場強震,專家指出,若建造技術得宜,房屋應該還是可以支撐得住。日本地震多,但仍有數百萬人口居住在高樓,顯示建築法規有助減災;日本對建物的要求因建物用途和距離斷層帶的位置而定,從強化結構、安裝阻尼器、減震器、做隔震結構等。

倫敦大學學院應急規劃與管理專家亞力山德(David Alexander)表示,土耳其這次地震最大震度確實猛烈,但建造得宜的建物不見得會倒塌,多數地區也沒有達到這次地震中的最大震度,「我們可以從房屋大量倒塌這件事推論,它們幾乎都沒達到合理的地震建築規範」。

即使土耳其2018年對建物制定最新安全標準,亞力山德教授指出,「問題在於土耳其很少對舊建築進行改建,新標準也很少落實」。土國南部城市阿達那(Adana)居民對BBC表示,當地有一座在這次地震中倒塌的建築,其實25年前就在另一場地震時受損,但並未進行適當的改建。

「大赦」讓法規形同虛設

土耳其政府每隔幾年會推出「大赦」,為那些工程不符合安全證照規定的建商免除罰金。批評者長年警告,這種大赦可能會引發地震時的大災難,但狀況仍無改變。地質學家瑟恩格(Celal Sengor)早前批評,在一個有斷層帶通過的國家推出建築大赦,根本就是犯罪行為。

圖片
土耳其哈泰省災區。路透社

土耳其工程師和建築師聯合公會(UCTEA)發言人吉里特留古盧(Pelin Pınar Giritlioğlu)說,土耳其南部災區約有7.5座建物曾獲政府大赦;據當地媒體報導,土耳其最近一項待審的新法案就計畫大赦近年新落成的建物。

土耳其伊茲密爾(Izmir)2020年發生規模7地震,BBC當時報導,當地約有67.2萬幢建物接受過大赦;BBC當時還引用土國環境與城市發展部當時說法:2018年,土耳其逾50%不符合建築法規,相當於130萬棟房屋。

被問到往後要如何為建築法規設定的一個標準,土耳其環境與城市發展部說,「我們督導的建物都沒倒,現在正加緊進行損害評估研究」。

更多太報報導

更多相關新聞
土媒直播救援喊「台灣」!獲救者父緊抱我國隊員
土耳其辦事處感謝台灣人愛心爆棚 最新「亟需物品清單」曝
黃金救援時間過!死亡人數逾2.1萬 超過日本311大地震
土敘強震震碎上千家庭 母心痛親吻道別女兒
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 瓦礫下求救聲陸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