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桂花香

那些年客居江南,中秋過後半月,桂花飄香時,提一竹籃,把院中三四十年老金桂的小花採下,熬成一瓶瓶桂花醬,煮湯糰雞頭米甜湯時,加入一匙,香醇好味,可以四季保存隨時享用。當冬季冷近零度,令人哆嗦的夜晚,煮一碗酒釀湯圓,加些秋天的芡科雞頭米,起鍋時舀一匙香甜桂花醬加入,那滋味,暖上冰冷心房。

離開姑蘇已近十年,歲月人世變遷無數,冰箱裡僅存的那瓶,偶挖一小匙沖藕粉,儉吃省用的,只剩下一點點,現今小院雖亦栽了一排四季桂,花開數量卻少得可憐,只夠聞香,總不如老株幅員廣大,再無足量可採,市面上所售現成的,說是桂花醬,根本是一瓶糖漿點綴少許桂花罷了,實在寒磣唬人,同往昔自製滿滿的桂花瓣,真的是沒得比。

去年立秋不久,在成都一傳統市場見著乾燥桂花實在動心,買了一袋回來,放櫃中大半年沒動,幾乎給忘了,春末幾日雨,加上疫情升溫,窩在家閒閒沒事正發慌,突想起,取出動手熬製。

桂花樹是木本植物,生長十分緩慢,老樹枝硬不可能用搖的,我不知道農戶是如何採收,也許鋪一塊布在地面,拿竹竿打落碎花收集,然後再陽光曬乾販售。相較之下乾桂花還是雜質頂多,小樹枝、碎葉、石子……,得一一在細碎花朵中撿除,雖然十分麻煩,總比吃時礙口,把牙給崩了好吧!當初我是手採新鮮花朵熬,只需加糖放檸檬汁提味便行,如今乾燥桂花不帶天然水分,便多加了兩顆檸檬量,又再添一點水慢熬,沒有鮮花來處,無法奢求只能將就。

記得年少時候,母親都會在碗櫥裡長年擱一包藕粉,上火氣時就挖一勺,擱點糖,滾水沖至淡粉透明糊狀,我好喜歡那樣一匙匙入口的感覺,嘴饞時,管它上火沒,就自己弄上一碗滿足一下五臟廟,如今有了桂花醬,就甭提有多美味了!

秋燥時節,吃藕最是時候,嫩藕略川燙水撈出,切細薑絲可解藕之寒性,加鹽醋糖麻油涼拌,吃來爽脆可口,秋老虎發威也不怕,若藕老便做排骨湯,加梨燉煮,湯鮮甜美,老藕入口鬆軟還絲連,廣東話中有形容,上了年紀的女人叫老藕,有揶揄年華老去容貌不復往昔的意思,跟蘇州話叫人老菜皮,有異曲同工的含義,這是附帶一提。

南宋詩人楊萬里有詠桂詩: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裏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這個季節,如果走在江南的街道,真是何處不飄香,到處都是桂花開,小區的院落,街邊、公園,地鐵口上來,撲面滿是芬芳,彷彿約定好似的一起乍然齊放。秋風本就寂寥,秋雨時亦綿綿,風吹雖不比北風寒凜,有時拂在身上也涼涼的,天尚不夠冷,銀杏就不黃,法國梧桐葉秋始飄落,帶來一些秋思,如果再少了桂花的提香,怎一個大地冷清蕭索!還好有桂香,填補了秋將冬,寒露時節水凝成霜的寂寞,留下一絲入冬前,馨香的溫存念想。

桂花清香,酒釀醇濃,秋藕斷,絲又連,如人世間的情意綿長。由季節的花開花落,體會人生的聚散離合,嘗一嘗世間的各種味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