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徐旭東:不計大小、只做最好!總座談股利、AI 股東會重點一次看

遠傳電信今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徐旭東指出,面對未來電信市場持續競爭,將以AI全方位助攻,「不計大小,只做最好」,讓消費者成為最大贏家;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遠傳今年站上市值3000億的里程碑,會維持優渥且穩定的股利政策,在合併亞太電信綜效與AI助攻下,已超越電信框架,預期未來3年將再創高峰。

井琪說,遠傳聚焦智慧資通訊四條龍 (永續智慧城市、電信系統整合、智慧醫療、數位轉型);運用生成式AI加速數位、淨零雙軸轉型,更賦能「遠傳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戰略事業再成長,近5年帶來的營收近百億元。

井琪說,生成式AI是遠傳新經濟成長的引擎,善用這個科技,相信新經濟會愈轉愈快。遠傳已全方位導入生成式AI在資通訊業務、消費者加值服務,會將AI自然融入到相關應用中,化AI於無形,用戶只要好好享受AI服務就好。

AI智慧電表方面,遠傳取得台電158萬具AMI智慧電表建置案,為國家級智慧電網、輸配電力等提供大數據支持。遠傳與台電合作的智慧電表專案共有三期,除了提供一般用戶的服務,也協助企業用戶掌握用電狀況,透過智慧電表結合能源管理系統,能夠削峰填谷,有效調節電力。

遠傳新經濟營收、獲利連7年擴大成長,穩占總營收約兩成,獲利金額年成長8.7%,今年第一季年成長擴大至21%。

新經濟營收中,企業客戶、個人用戶占比分別為54%、46%。企業客戶端中,智慧資通訊自主解決方案營收年成長率高達75%。

智慧醫療方面,「5G遠距診療服務」推廣至全台15個縣市、51個鄉鎮,嘉惠超過4萬人次;延伸出首創「5G救護車」緊急救護,已支援全台8個縣市。

子公司博弘雲端(6997),今年1月登錄興櫃,遠傳總經理井琪說,博弘在香港、東南亞的布局都做得很好,是遠傳第一個小金雞。遠傳新經濟中其他領域也會一樣立足台灣、並往國際化發展,例如5G遠距診療、ESG、低碳節能等資通訊解決方案,目前,日本市場蠻有興趣;這些都是過去深耕國內、發展很好的應用服務,未來往海外發展是水到渠成。

至於電信三雄的規模排名之爭,井琪(如下圖,選傳提供)說,電信三雄的立基點不一樣,各擅勝場、各自表現。遠傳行動網路一直表現很好、新經濟規模也持續擴大。投資報酬率很重要,遠傳的表現深獲投資市場肯定,一直穩健成長,並且讓消費者看到服務價值。

 

遠傳2023年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與稅後淨利分別為936.9億元、320.82億元與111.86億元,年成長率分別為5.1%、4.2%及16.4%;每股盈餘(EPS) 3.42元。合併EBITDA、稅後淨利年成長率皆居業界之冠,為電信業獲利成長王,各項財務指標皆創近7年新高。

遠傳2023年初至今股價漲幅33%、市值攀升42%,居電信業第一,今年5月市值達到3000億元;今年要發放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3.25元,股利發放率達105%,連續13年股利配發率超過100%。

業務部分,遠傳月租型用戶數連續6年成長,5G月租型用戶滲透率已重返合併亞太電信前突破40%的水準,持續穩居業界之冠,朝向年底超越45%目標邁進。帶動行動服務營收、客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ARPU)不僅連續3年正成長、雙雙創下近5年新高,2024年第一季行動服務營收年成長18.3%。

「遠傳心生活」APP導入AI個人化推薦,用戶數更突破600萬。

至於遠傳與亞太電信去年12月15日正式合併,遠傳提前一年超前部署整併規劃,今年1月完成第一階段基站整併,合併後持續最大化頻譜、節能減排、規模經濟等三大綜效;包含發揮「頻譜三冠王」(總頻寬最大、低頻連續頻寬最大、5G頻寬最大)優勢、提高網路投資效益;整併後汰舊5000座基地台,再搭AI節電、能源管理系統,年省8600萬度電,約4.3萬噸碳排,等同110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

更多品觀點報導
遠東生技股東會通過股利1.5元 今年前5月營收成長45%
蔡明忠盼台灣大EPS三到五年重返第一!這樣看AI 股東會重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