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漁業負評多 外籍漁工聯盟吐嘈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台灣遠洋漁業屢遭國際點名,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藉由5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新政府洗刷國際對台灣遠洋漁業的負評。

5日是「全球打擊非法漁業日。台灣人權促進會、綠色和平、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等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5日在立法院舉行「行政院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公民社會期中體檢」記者會。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說,台灣遠洋漁業長期受到國際點名有強迫勞動及人權侵犯的問題,行政院也在2022年5月核定為期4年的「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提升保障漁工人權。聯盟雖然肯定政府解決問題的嘗試,計畫本身立意良善,但計畫執行至今2年,執行成效不彰。

李于彤指出,台灣遠洋漁工薪資長期偏低,工時過長,最低工資也不適用國內勞動法規,使得最低工資遠低於勞基法保障,整體漁工受到的保障,跟國際仍有一段落差,且C-188公約(國際勞工組織第188號漁業工作公約)也還沒有完成國內法化,無法落實對漁工權益保障。

李于彤表示,國際勞工組織把3個月作為強迫勞動的警示,台灣國內法規卻可以允許漁船在海上停留10個月,也沒有相關法規強制要求漁船加裝通訊系統,使得漁工在這10個月完全沒有辦法對外聯繫,加深漁工孤立處境,讓政府在行動計畫提供的申訴機制形同虛設。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