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專訪】陳時中談國門全開:不尋求「零風險」,但接種率達六成才考慮!

AZ疫苗即將開打,台灣能靠疫苗完封疫情嗎?《遠見》專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告訴你疫苗施打時程?世界何時能解封?

▋談國門全開:六成接種率後才會考慮。

▋談國產疫苗:這次一定要把疫苗產業做起來。

▋談全球解封:一年後,世界秩序應可相當程度恢復。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COVID-19疫苗正在全球大規模接種,您如何觀察相關進度?對台灣的影響?

陳時中答(以下簡稱答):病毒無國界,所有的國家應避免病毒的擴散,台灣是世界的一環,我相信這是身為地球村的公民都應該要盡的責任之一。

第二個是保護我們自己。

現在感染風險排名前五、六名的國家,每天的確診人數大概是每10萬人超過1000人。如果以台灣來講,10萬超過1000人染疫,意味著每天就有2萬3000人會染疫。

接種疫苗對這些國家確實非常急迫,他們保護自己的意義非常大,希望趕快把確診人數降下來。

台灣現在大概是每10萬人為0.1人確診,這個疾病的威脅對於台灣來講現在相對小。但跟隨著時間的演變,將來各國一定是愈來愈開放,當全球的交通要重啟的時候,台灣也要有一個相對的群體免疫力,才有辦法對邊境做某種程度的開放。

問:台灣施打疫苗的時間表應該安排?

答:原來我們的構想裡,是覺得在一定規模施打之後的半年(可以準備開放國門)。

開打時,第一劑打完,第二劑大概至少還要等一個月才能再打,保護力的效果出來,大概也是要兩個半月,來看看疫苗的成效,也有藥廠說等三個月左右。

不過,人民也會急。現在最多人問我的就是:「台灣現在安全沒有問題,但是什麼時候可以出國?第二句話就問,回國來要不要再隔離?」

要出國都沒問題,現在台灣人去哪裡大家都歡迎,其實幾乎各國給我們的綠色通道滿多,檢疫時間等相關要求是滿鬆的。問題是回國以後,隔離的時間比較久。

疫苗大規模施打,會幫助國門能夠及早打開。不過基本上還是要達到一定的疫苗覆蓋率,起碼要超過六成以上接種,才開始做這樣的思考。

張智傑攝
張智傑攝

張智傑攝

問:盡早知道開放國門的時間點,有利於業者超前部署。所以大概時程是?

答:相關行業要不要能夠及早來部署,若要達到六成的覆蓋率,一定是大規模施打以後大概三個月,所以業者一定會有至少三個月的準備期,太早準備也沒有什麼意義。

問:病毒不斷變異,台灣如何布建國內疫苗產業?

答:病毒流感化,現在看起來,可能性應該很高。COVID-19未來可能也會跟流感一樣,要打一價、兩價、三價,能對抗不同的新冠變種病毒。

在病毒多變,又要長期、定期施打疫苗的情況下,國產的疫苗,也就是說台灣疫苗的自給率非常重要。

不管從成本抑或國民安全,仰賴自製疫苗,終究要客觀看待。要不然,一個重要的戰略物資,完全掌握在國外,台灣的安全係數就會相對低。

政府應該培養一些疫苗廠,在這個時候能夠站起來。未來除了提供台灣的需求,要想著怎麼樣能夠走到世界去?

我很確定地說,政府現在是整體的想法,是朝向發展台灣的疫苗廠,培養到讓它們走進世界市場。

這次情況不是嘴巴講講而已,給廠商一些support之外,另外在中研院也好,或國衛院也好,希望能夠建立相關的研究平台,積極展開基礎研究,這一定要國家去support。

問:這要投資很多錢吧?

答:要,但是如果投資成功也會賺很多錢,但是這一定是有風險。

我記得在上次SARS完之後,也曾經要講過要自己做疫苗,後來SARS不見了,熱潮好像又停下了。

這次我們的策略和政策,我們認為是應該持續去做。台灣要大力發展疫苗產業,因為它雖然前期的投資很高,但是他後來的回報可能也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在國民的健康維護,還是說後續的商業的價值,都是值得投入的。

政府這次下定決心了,一定要把疫苗產業做起來。

問:疫苗大規模接種過後,世界還有哪些事情是回不去了?

答:絕對不可能各國永遠關閉國門,只是一個速度的快慢。有些見解是說五、六年之後達到一個全世界全體免疫才會開放,我不這樣子看。

人類到最後,是會依照一個可承擔的風險下去開放,不會弄到大家絕對都不染疫才來開放,其實只要病毒不會形成大規模的社會傳播,自然就會開放。

像2019~2020年的流感季,台灣死了161人,兩三年以前都是200~300人,今年流感季台灣到現在沒有死任何人,以前的重症到一兩千人,今年我們重症才一個。

這次COVID-19台灣死了19個人,流感季死100多人時我們就已經開放國門了,因為有流感疫苗,也有一些抗病毒的藥物,所以是在承擔一定的風險之下跨境交流,不會要尋求零風險。

如果尋求零風險,世界的流通根本就會有問題。隨著COVID-19疫苗施打,大家有了抗體、有了免疫力,未來的政策會變成是尋求一個可承擔的風險界限在什麼地方?

還有抗病毒的藥物再發展出來,可以承擔的風險又變更高。萬一不幸你得到了重症,有滿好的藥物可以治療,死亡率大幅往下降,能承擔的風險就會愈來愈高。

我認為,大概一年多,世界秩序應該會有相當程度的恢復。因為有各種不同的武器來因應病毒,人類對於傳染病風險的承擔度就會比較高,我最後會這樣樂觀看待。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