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USR獎贈獎典禮,各校如何與地方共好?專家提建言

《遠見》第四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4月11日在《遠見雜誌》舉行贈獎典禮,共頒出23個獎座。17所得獎大學校長、副校長等都有代表出席。評審團主席考試院院長黃榮村,以及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則分享對各校USR作法的建議,以及對永續大學的觀察。來看看各方專家有哪些建言?

《遠見雜誌》第四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4月11日進行贈獎典禮,共頒出23個獎座,17所得獎大學校長、副校長等代表出席,評審團主席考試院院長黃榮村,以及前國發會主委、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分享對各校USR作法的建議,以及對永續大學的觀察。

看見國際永續趨勢,《遠見》第四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特地擴大、更改評選項目,除傑出方案類增設「綠色校園組」,響應近年各地撰寫永續報告書風潮,將「綜合績效」改制為「大學永續報告書」組,以利凸顯各校整體永續表現。

本屆共收到高達120件的參賽方案,《遠見》邀產官學研共26位專家擔任評審,最終選出23個獎項,包括7個首獎、16個楷模獎項,獲獎率僅19.1%。並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富邦人壽共同響應,舉辦贈獎典禮。

典禮上17所大學代表出席領獎,更邀請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針對今年參賽方案進行分析,給予各大學推動USR計畫的方向指引與建議。

高希均:大學錢太少、責任太多,應該鼓勵對學校捐款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開場先恭賀各個大學獲獎,並提議,未來應該增設獎項鼓勵人們對大學捐款,「要辦一個社會獎,奉獻獎,因為我們對大學的要求太多、提供大學的資源卻太少。」要發起捐款運動,鼓勵每個人應該要提倡踴躍捐錢給學校。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張智傑攝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張智傑攝


陳美伶:大學跳脫框架 做出永續的價值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是第三次參加《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她的觀察中,發現教育部推動USR所提出的政策方向有點「跳Tone」,像第一期計畫主題期待大學能夠解決地方上社會文化產業等問題,第二期計畫期間是2020年至2022年,正好是疫情的三年期間,卻設定為「國際連結」,第三期計畫則是回到深化地方連結跟人才培育。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張智傑攝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張智傑攝


陳美伶發現,大學做USR並沒有被教育部設定的框架綁死,而是願意朝新路走。她也指出,其實未來不應該再繼續推短中長期計畫,而是要設定30至50年之久的計畫,隨著滾動式修正,這樣才是他們這一輩人能夠帶給下一代最好的責任。

黃榮村:大學推動社會責任三階段

考試院院長黃榮村,過去也曾任教育部長。他觀察到台灣的大學,其實早就有在投入永續之中,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921大地震時期。當時許多大學義務性投入地方、駐點,還參加許多社區總體營造的事務。

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張智傑攝
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張智傑攝


第二階段,則是現在進行式,大學走入鄰近的社區、角落。儘管都沒有USR,但這裡頭已經包含了USR的種子。

第三階段,清楚強調USR,各大學也「自己想辦法」跳脫框架,結合國際、國內等,推動永續更有明確方向。儘管大學資源不夠、血汗大學已然是事實,但也因為這樣發展出「打群架」的特色。

黃榮村說,他還沒看過世界哪個地方像台灣這樣,是可以打群架的。

如此看來,國內學校藉由USR實踐社會責任,已是大勢所趨,也獲各界專家認同,未來應該會愈來愈好。

富邦人壽積極推動ESG 聯手大專院校營造永續共好

富邦人壽長期支持產學計畫,善用全台的服務據點,以「在地共融」的加值理念,積極串聯當地政府機關、學校師生、熱心里民與NGO團體等,從環境永續、樂齡服務與學童教育等多元面向,全力推動友善社區,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至今與全台逾40校系合作推動80餘案。

《遠見》推動USR獎項,引領更多大學透過永續發展計畫走入社區,富邦人壽更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支持響應。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部長陳姿瑛表示,富邦人壽長期關注環境永續及高齡關懷,近年則專注ESG永續議題,聚焦推動河川保育「生態共好」與高齡關懷「福祉共生」兩大主軸,有效發揮社會影響力。

環境永續方面,富邦人壽攜手荒野保護協會進行河川廢棄物調查,去年結合東海大學、高雄科大、中原大學、輔英科大、臺灣師大、逢甲大學等校執行社區河川巡守、生態環教,培養永續識能人才,與富邦在地同仁合作推動河川保育及源頭減塑。

高齡關懷方面,則呼應社會高齡化議題,與吳鳳科大、南臺科大合作舉辦社區弱勢及獨居老人關懷供餐活動,並邀請到台南及嘉義市政府響應支持;另與臺中科大、輔英科大、明新科大推動身心障礙與高齡長者之健腦活動,與樂齡信託課程,加強守護其健康與經濟安全。

今年也將與國立清華大學、中興大學合作河川議題,合作推動家鄉河域自己守護行動,並針對河域之偏鄉社區與學校,推展環境暨金融教育,以實際行動與年輕學子一同前進社區,實踐在地關懷,傳遞正向能量,帶動在地共榮與社會共好。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遠見USR獎揭曉!成大勇奪2首獎、海大1首獎2楷模、清大3楷模
什麼是USR?為何大學生都該懂?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助農民拿回自主權,打造共好農村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