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上班」成趨勢? 學者點評三類型工作適用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疫情過後,許多企業仍然沿用「遠距上班」的制度,國內採部 分 或完全遠距勞工就有近兩成,根據統計,有67%的勞工找工作時,會優先考慮可以遠距上班的公司,學者也分析,若工作內容比較能夠獨立完成、責任制,而且不需用到公司資訊系統,這三種條件的工作,雇主比較可能傾向採用遠距上班,但一旦遠距上班人數一多,對辦公大樓附近的商家生意,也有可能間接造成衝擊。

不用進到辦公室也能遠端工作,疫情後興起的Work From Home模式,不少企業看準時間更彈性選擇沿用。根據統計國內就有14.5%勞工,現在還是「部分遠距」上班,有3.8%完全遠距,甚至有67%的勞工求職時,會優先考慮可以遠距的公司。

然而並非所有類別都適用,學者分析有三大條件,包括工作內容若可獨力完成,無須和同事客戶當面溝通,以及責任制不受時間限制,或是不需要用到公司大型機具,以及資訊系統的工作,舉例來說白領階級能遠距,但藍領、服務業可能較不適合。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說:「現在很少常態性遠距,比較多的情況雇主遠距當成福利。」

遠距工作除了企業和員工間,接受到衝擊的還有辦公大樓的附近商店,在美國紐約因為上班族遠端工作,對當地餐廳超商的生意,每人每年造成4600美元的損失,還導致商辦房價下滑市府稅收減少,比照國內學者舉例,若同樣狀況在內科園區上演,鎖定上班族的周邊商家鐵定首當其衝。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說:「遠距對內需服務業,沒辦法產生群聚效應。」

甚至在社群網站上,還興起「Work From Home」風潮,帶著筆電到遊樂園工作,看似固然能利用個人時間,但可能進一步得付出,更高工作成本,遠距上班究竟能否,提高工作效率成為趨勢,恐怕還有待時間考驗。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年薪225萬.吃百場婚宴 中國新興職業「代嫁師」引熱議
遠距工作對健康影響調查 蔬果、零食都吃更多
2成5勞工下班仍被交辦工作 平均每月執行4.7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