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1句話回應《紐時》提問 翻譯「漏轉述」憲法題

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9日舉辦選前國際記者會。(賴清德競總提供)
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9日舉辦選前國際記者會。(賴清德競總提供)

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9日召開選前國際記者會,《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記者問及台海現狀如何適應、調整中國大陸作為及我國國歌、《憲法》等其他因素在內所昭示的原則,賴清德則強調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台灣沒有另外宣佈獨立必要。不過當翻譯轉告此題目時,卻忽略記者有關國歌、《憲法》考量的問題。

賴清德堅持若當選會維護台海現狀,《紐約時報》記者詢問,目前台海現狀的穩定度及兩岸現狀如何隨中國大陸行為,及其他包含我國國歌、《憲法》及地緣政治等因素恐導致部分國人不滿而做出適應、調整,還有未來面對國際壓力要求不改變現狀下,賴清德會如何隨之做出回應。

賴清德回應,維持台海現狀不僅符合兩岸利益,更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去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G7峰會也強調台灣安全是世界共同議題,台海穩定也是全球繁榮的必要元素。他強調,台灣位於印太第一島鏈,因此會落實他提出的和平四大支柱並延續蔡英文總統的穩健外交政策。

賴清德強調,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台灣沒有另外宣佈獨立的必要,同時感謝國際社會對台海局勢的關注,並認為世界持續關注也有助於維護區域穩定。他也提到,中國大陸同樣有責任維護區域穩定,呼籲中國大陸重回國際秩序的軌道上,善盡責任。

賴清德指出,若他成功當選,也可以說明台灣民意就是支持國家網信賴台灣,持續走進世界的方向發展,也能讓中國大陸檢討他們對台政策,反批若是在野黨在中國大陸介入下當選,中國大陸則不可能改變對台政策,他相信他勝選將有助於在印太地區創造新局面,穩定區域和平發展。

不過,當一旁口譯在轉達記者提問給賴清德時,卻沒有轉述記者所問及包含國歌及《憲法》等國內因素在內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