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零時差】對抗人口老化最前線,劉建國和雲林老人的故事

雖然選戰才剛起跑,但4月接受徵召、代表民進黨角逐雲林縣長的立委劉建國,顯然對於未來的雲林已有完整的藍圖。他的政策「倚老賣老」,所謂倚老,是讓雲林的老人,老有所「倚」,因此,為突顯老人政策在雲林的急迫性,他大膽指出蔡英文的「長照2.0」怪怪的,且長期遭受醫療、交通、住宅……不正義的雲林,中央政府應還以正義。

儘管老化的問題,讓雲林面臨許多棘手的問題,但劉建國並不消極,反而積極「賣老」,也就是努力為老人請命、向中央爭取預算,試圖奪回正義。也難怪,總統蔡英文曾當眾誇他很會要預算,直說:「聽到劉建國三個字就頭痛」。

一談到老人,劉建國仿佛開了閘門的水庫,所有對於雲林這個老人城市的抱屈、規劃、理想……一股腦兒傾瀉而出。這樣的反應,不只因為他近身接觸許多雲林老人家的生活有關,更因為自家有個年逾八旬的母親,因此格外能體悟老人家的難題與辛苦,進而默默將雲林擘劃為老人的宜居世界。

於是乎,開啟選戰模式、在地方勤跑的他,接受《遠見》專訪時,有條有理地以食、醫、住、行四大方向提出新政。而政見的核心,果真都不脫老人關懷。

食「醫」住行四大政見 核心關懷是老人

8年前大埤的一個村落,晚上還可以看到40多戶的神明廳亮著,如今剩一半不到,人都走了……「這就是老化凋零的寫照,我跟總統說,這樣怎能看得到未來?」而首要,就是得加強雲林的醫療能量。

雲林明明是全台老化最快的縣市之一,卻只有區域醫院,沒有醫學中心,這讓劉建國深感不平,「健保大家都繳一樣,為何雲林人重症就必須到外縣市?更遑論需緊急救治、搶黃金救援時間的案例。」他說,自己搭高鐵南北往返時,常常在台中就下車,「因為要去中榮看親友」,他經常一走進台中榮總的家屬休息室,馬上會聽到巨大的鼾聲:「顯見陪病家屬有多累。」

其實早在十年前,劉建國爭取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俗稱北媽)提升至腦中風急救責任中心時,就深感雲林老化的嚴重性。10年前北媽院長報告,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約14.7%,雲林縣17.3%,但在北媽附近的區域(北港鎮、水林鄉、口湖鄉)竟達23%,早就迎接「超高齡社會」了。

正因為如此,劉建國在立委任內,積極促成「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他認為,台灣必須對老人學、老人醫療、老人福利、老人產業等四大問題「超前部署」,而這並非衛福部旗下單位就能因應的。

劉建國自曝 曾跟蔡英文說「長照2.0怪怪的」

正因為長年研究老人議題,因此,劉建國曾不諱言地對總統蔡英文表示,她大力推動的「長照2.0」:「有點怪怪的!」因為,長照不應該成為老人政策的主基調。

就長照的法律定義,是針對「身體與心理長期無法治理」也就是要被人把屎把尿的人。因此老人政策不該這麼狹獈,除了被照護的老人外,也要關心健康老人。

而歷經10多年的爭取下,劉建國力主的「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虎尾院區擴建」兩項計畫,終於獲中央同意興建。提及此事,劉建國的口罩下藏不住自豪的笑容:「蔡總統在一場活動中,說我很會要預算,還開玩笑:『我聽到劉建國三個字就頭痛』。」

住方面,劉建國以兩起自身經歷為例。某天,他的一位友人喪父,友人一見到劉建國旋即自責害死爸爸、淚流滿面。細究其因,原來是這位友人原出於孝心,新蓋一棟樓房,想讓父親住得更好,孰料裝潢採用花崗岩地板,卻因為材質較滑較硬,老人家一不小心滑倒撞到頭死於非命。

還有一位劉建國暱稱為「叔仔」的蒜農,平時急公好義,爭取蒜農權益,氣場不輸年輕人,結果一天在廁所滑倒,撞到頭就撒手人寰。

劉建國說,在雲林這樣老人居多的地方,因摔傷離世的遺憾,不絕於耳。因此他自己目前參加雲林當地一個協會,專門幫助低收入戶、弱勢家庭在廁所等老人時常摔倒的地方,安裝扶手,阻止不幸事件發生。他更許諾,若他擔任縣長,將會推出更具體的政策,強化老人的居家安全。

至於行的部分,劉建國認為,交通建設與城市競爭力至關重要,儘管近期中央對雲林的交通建設相當支持,但地方配合總是不夠快,他覺得甚為可惜。

他強調,要活絡當地的觀光產業,「行」絕對非常重要,讓旅人可以來到口湖鄉吃一片美味的烏魚子,享受當地美景,民眾搭上巴士前往時,還能體驗車上老人家滿滿的人情味,「用這樣的巴士乘載老人家的溫度」,這是可以經過設計來整合的。

劉建國提供
劉建國提供

人口老化追不上 醫療問題是關鍵

劉建國之所以信手捻來一堆老人經,除了雲林的環境外,也跟他的家庭狀況有關。

劉建國父親在他小學一年級過世,當時僅39歲,很早就守寡的媽媽一手扶養他長大,目前80幾歲,身體雖算健康,卻仍需別人照顧,「老化的速度,真的太快了,不只老化,還有少子化!」他認為,身為一個政治人物,如對這項議題無感,且沒任何建言,那就「不及格」。

提及少子化,他又淘淘不絕:「在雲林古坑,一間小學要湊一個羽球隊都湊不起來」「你知道山上孩子要成班,已經沒有規定人數了嗎?一個人也可以成班,」「現在山上老師要湊學生人數,是去山下拜託親朋好友,請他們的小孩給他載去山上讀書,避免學校遭裁撤。」

而這些問題的種種解方,劉建國認為,關鍵在於醫療,「如果醫療資源不夠,人家怎麼會願意回來?土地再大、環境再好也沒用。」

劉建國也看到雲林的優勢。他認為,雲林作為台灣的糧倉,很有條件發展生技產業,畢竟生技的根源就是農業,例如疫苗的蛋白,其實就是來自雞蛋,只要能穩定提升農業的品質,就能跟生技產業做很好的銜接。

但他感嘆,現在的雲林縣府對生技相當陌生,轄下的局處也跟中央單位無法對接,這就讓雲林競爭力居於弱勢,未來若有機會執政,他腦中有具體的方法與步驟,可以將雲林農業做整體提升。

目前投入選戰,積極跑基層的他,喊出「斬斷地方派系」豪語,自評目前選情為五五波,未來有沒有機會在傳統上綠大於藍的雲林縣,擘劃腦中的老人宜居世界?結局有待年底揭曉。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選戰零時差】澎湖縣長提名懸而未決,賴峰偉能脫穎而出嗎?
【選戰零時差】立法院副院蔡其昌逐鹿台中,城市治理向太極拳意看齊
【選戰零時差】張善政為何是朱立倫的「桃園最強棒」?最終結局會是微笑嗎?